我家有個熊孩子不聽話,我打了他幾巴掌,他卻不聽話,事后他告訴我:“我媽媽會打我?!?/p>
相信大家都不理解為什么我媽媽會打你的?
因為她的媽媽經常對我說:“你不聽話,我就把你扔到垃圾桶!”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可是,我并不清楚她的行為背后,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直到有一次我媽媽和我說:“帶去洗澡,你不聽話,媽媽說不能看電視,要洗澡?!?/p>
他給我立刻做了一個表情,我覺得特別搞笑,問:“你為什么要這樣說?”
他的回答讓我特別感動:“你不知道我為什么會這樣做,是因為我從來沒有聽你說過,我都是按照你說的去做的啊!”
當時我才明白,為什么他要放棄這個想法呢?
因為父母的期望太高了,孩子自認為達不到父母的期望,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感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所以,父母的期望越高,對孩子的心理傷害就越大。
過度保護,孩子長大后“心理上的巨嬰”
前段時間,廣西南寧一個16歲的男孩,因為抑郁癥前往父母那里,家長把他養(yǎng)在一起,結果卻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原本聽話懂事、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也變得郁郁寡歡,毫無郁郁寡歡的情況,同時,也開始有了自殘的行為。
孩子其實也不想死,但他也不知道死了還有其他什么會讓父母擔心,在他看來,死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他的父母眼里,他并不是一個學習機器,他已經是成年人了。
他不想讓父母失望,于是選擇用跳樓的方式來結束這段時間的痛苦。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其實他的痛苦并不是來自于外界的壓力,而是來自于內在的一種失調。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從厭學的情緒中走出來呢?
1、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的厭學只是一時的情緒波動,孩子只是不想學習而已。
作為父母,要了解孩子厭學的情緒,才能夠真正地幫助孩子。
如果父母一味地給孩子施加壓力,當孩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時,父母又施加壓力,打擊孩子,最后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
2、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
當孩子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沒有匹配好,孩子學習成績沒有提高時,他很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
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在青春期時期走偏。
父母要根據孩子的不同特點來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不能靠單純地給孩子施壓,而應該在孩子的興趣愛好上來調動。
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興趣更重要。
如果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那么他可能會厭學,家長不應該再額外施加壓力,而應該循循循循善誘,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
3、給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間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家長不要再把他們當作小孩子來對待。
孩子們在父母的眼中就像是小大人,他們希望自己能夠為自己做主,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此時家長不要強制性的去改變孩子的這種行為,而是給孩子一些自主的空間,將孩子當作成年人一樣給予尊重。
給予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
,也是很重要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家長不要過多的去干涉孩子們的想法,要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個人空間。
4、 學會溝通,與孩子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系
孩子也會犯一些錯誤,犯了錯,不要一味的指責,應該通過溝通交流來解決。
家長應該要耐心的告訴孩子,與孩子交流溝通要注意方式方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指責孩子,幫助孩子,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知道如何改正錯誤,引導孩子改正錯誤,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家長一定要看到孩子的需求,學會與孩子溝通,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