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不聽話的孩子怎么辦
我有一個閨蜜,她是個小學老師,孩子對她的教育很了解。她和孩子的溝通不多,只有一次。孩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老師對他們都很關照。可是這次孩子作業做不出來,她總是剛好能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聊聊。
孩子寫作業,閨蜜不停地催促,“快點寫,別磨蹭了,寫個作業都磨磨蹭蹭的,不說半個小時,明天上學遲到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看電視,閨蜜說:“你還看電視,作業寫完了嗎?”
孩子在看電視,閨蜜說:“不是說過嗎,電視看多了,眼睛會壞的。”
孩子在看電視,閨蜜說:“不是說過嗎?眼睛不好,看什么都不順眼。”
孩子看電視,閨蜜說:“孩子都看煩了,又不能說他,說了又不聽,真是的,頭疼的要死。”
閨蜜說:“真希望孩子能夠自律,每次都能夠自覺的完成作業,不能拖拉磨蹭,真的感覺像是完成任務一樣。”
看電視時,閨蜜說:“這孩子真是越來越笨了。”
“都說你這么大了,怎么一點都不知道自覺呢。”
“小孩長大了,才不聽你的話了。”
很多父母不自覺地就把自己曾經對孩子嘮叨的內容,總結成了大道理,然后就不停地說,孩子就會聽,這話還真就成了孩子不自覺的一個定理。
其實父母應該多聽孩子的話,孩子就會更自覺地從內心產生自覺,就會主動地在學習上偷懶。
他們學會了不會自己檢查作業,不懂得讓父母問自己,這些都是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的責任感和上進心,并不是家長能“逼”出來的。
“總之會有一個過程”,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所以父母要讓孩子自己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綜上,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正確對待孩子的厭學情緒,不要讓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產生厭學情緒,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心理學家發現,對孩子來說,當他不喜歡學習時,就會感受到“學習不是我自己的事情”。當孩子感受到學習是在父母的威逼利誘之下,才不得不學習時,他就會產生“學習不是我的事情”的想法。而在學習時,孩子的心里是放松的,他是感到輕松的,只有那種輕松的,而那種讓他感到痛苦的,才是學習的真正的樂趣。
每個人的本性都是懶惰的,小孩子的自控能力很弱,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他會覺得是自己笨,是自己不夠努力,就會逃避到生活中去,“我不想學了”。
其實,這些問題是一個“坎”,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跨過這些坎,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如果孩子成績不好,是因為“學習能力低”,而這種原因是因為他們遇到困難沒有找對方法,又因為沒有堅持去克服,導致遇到困難時無法堅持,所以最后“成績差”,也就成為了孩子的“標簽”。
在孩子自我提升的道路上,培養孩子的自我激勵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在此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耐心與毅力,還有給孩子設定一個清晰的目標,并幫助他堅持不懈,完成。
家長可以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平時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同時與孩子的老師進行溝通,綜合結合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情況,提出合理的要求。如果孩子需要家長的幫助,那么家長要與老師溝通,讓老師有一定的信服力。
一定要記住,只有父母與老師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戰勝學習上的“困難”,才能讓孩子真正成長為一個自信、樂觀、獨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