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孩子很不聽話
的表現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常常有大人和小孩溝通的時候,可能會說,我孩子這么大了,不聽話是很難管的。我能理解父母們的擔憂,他們也想讓孩子服從大人的安排。
可是孩子他并不懂,他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們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旦不按照父母的安排來,就會有一種無力感。這個時候,孩子的反抗并不是什么好事。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兩個錯誤的認知,就會讓孩子產生恐懼感。第一個錯誤,認為孩子就是不聽話,他們才會無條件的順從。第二個錯誤,認為孩子是故意跟大人作對。所以孩子跟大人斗氣,立刻就會失去理智。
其實這也反映出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遇到問題,是正常的。父母遇到問題一定要先跟孩子溝通,因為溝通不是靠打罵。但是我們家長不知道怎么溝通,這個時候怎么溝通才是有效的。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一下,怎樣跟孩子溝通。
什么是有效溝通?
有效溝通,就是能不說教、不指責,讓孩子暢所欲言。我們可以在談心的時候,慢慢地讓孩子敞開心扉。
我們和孩子的溝通,包括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知道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無效的。我們都可以說,就是“對的,確實是對的”,讓孩子聽進去,你可以再補充一句:“我小時候也這樣,和你聊天,就是把你當成一個朋友,來對待,你覺得呢?”
我們用一句話概括總結的就是,孩子和父母溝通,無論什么樣的問題,只要你用一個詞去概括都是“準確”,那么孩子就會清晰的知道我們是在認真的傾聽,那我們接下來可以說,“對的,確實是這個意思,那具體的什么是“對的”?
所以當孩子的某項技能不足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哦,這個,你需要我們一步步的教,把這個技能教好”。
而不是說,“你聽不懂事,我跟你說了很多遍,你就是聽不懂事,憑什么,你怎么這么笨,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做?”
我們可以說,“哦,聽懂了沒有?聽懂了,聽明白了呀”。
然后我們再去說,“哦,不懂,我跟你說說,你怎么辦?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
我們需要用的是“套路”,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
這樣的方法,只是一開始就讓孩子知道了,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并且孩子還會主動向你求助。
第二次,我們用的是“套路”,但是我們并不清楚他為什么要這么做,所以呢,這次我們就把他的套路用起來了。
第二,我們要講的是“套路”。
那么第三次,當孩子“上當受騙”的時候,怎么辦呢?
這時候,我們要講的就是,要講的就是:我們要講的是“套路”。
首先,我們要講的是“套路”,
也就是心理學里講的“先講道理,再處理問題。”
孩子之所以會“上當受騙”,有很多原因是因為他被騙了。比如:我們小時候啊,最喜歡的就是看別人的玩具,尤其是一個玩具,于是,我們就用“家法”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想盡一切辦法拿到這個玩具。
后來,我們一起看了一段視頻,又問了一下那個玩具的名稱,我們發現這個玩具的名字和我們的區別。
我知道那個玩具是他媽媽給他買的,而且還不是媽媽給的,但我心里知道那個玩具不是他的。我就直接告訴他:“你媽媽是說你媽媽做的不對,但你覺得媽媽說得對不對呢,以后,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想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這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問題,作為家長的我們,知道什么應該怎么做,才能不給孩子過多的學習壓力,但是在對待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卻表現出一種極其不耐煩的狀態。我知道,孩子的心里應該在想什么。
那么,父母到底該怎么做,才是最正確的呢?
實際上,作為父母,我們只是在忙著給孩子找輔導班,找學校老師,我們卻忽略了孩子學習的參與度。我們給孩子的是全力以赴,而不是物質投入。我們應該讓孩子在精神層面上參與到學習,讓孩子的生活更豐富多彩,學習更輕松高效,也更高效。
3
如果一個家庭,夫妻雙方天天吵架,孩子處于厭學的狀態,誰也受不了。
但是,即便是夫妻兩個人在一起,也不可能永遠在孩子面前吵架,這是家庭成員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