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青少年心理咨詢哪家好
西安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師王振華表示,從他們的報告來看,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都或多或少出現過厭學的情緒。
其中有一個數據,大學生有28.2%的人說自己討厭現在的學校生活,其中有20.4%的人說討厭現在的學校生活。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陷入到這種狀況之中,讓家長感到越來越揪心,“為什么現在的孩子這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有輕生的想法,就是因為抗壓能力太弱嗎?”
“其實我們小時候也有過輕生的念頭,但是我們那個時候并不懂這些,覺得現在的孩子就是矯情。”
聽了王振華的話,“那時候我們也不理解,現在的孩子為什么這么脆弱?”
王振華曾經寫過一篇關于孩子的文章《流淚》,文章中稱流過 800 字,是孩子痛苦的回憶,他說,當時覺得自己要掉眼淚,但是真的忍住了。
有些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家里的守護者,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會第一時間來找家長。
不過,這也是大部分家長的一個共識,以為孩子只要乖乖聽話,什么都好。
其實不然,孩子的世界很單純,沒有常勝將軍,也沒有人生中偶然的驚喜,他們會經歷許多挫敗,經歷過許多沮喪,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家長總是告訴孩子,有什么困難都是自己扛過來的,別人就不應該欺負自己。那么孩子也就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從而在遇到什么事之后,總是選擇自我保護。
4.對孩子過分地縱容
家長愛孩子,是天性。但溺愛的程度會對孩子造成影響。過分地縱容孩子會讓孩子學會撒謊、甚至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巨大的影響。如果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注重引導孩子的正確的行為,孩子會養成目無尊長、唯我獨尊的壞習慣,而這也會使孩子在成年以后,很有可能在工作中受挫,從而導致碌碌碌無為。
因此,家長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以后在社會上一事無成,那么自己就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這種習慣,讓他在生活中多看到有意義的事情,慢慢做到人生成功的這種習慣。
03
孩子自身因素
1. 過于自信
人的意志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自身的認知因素,所以我們要根據自身的特點來培養自己的孩子,但有些孩子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比較高,因為他們很在意外界的事物,如果家長不能在這方面給予孩子更多的肯定,那么很有可能孩子就會對他人產生敵意,性格變得更加叛逆。
2. 不懂得自我約束
家長如果沒有意識到,在孩子叛逆的時候,孩子表現出來的種種舉止,那其實只不過是為了自我保護,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太強,這種表現是他對自己有一種主觀能動性。
3. 父母只看重結果
有些孩子會產生虛榮心,會為自己不配得起的人所做的事向父母展示出來,自己是最優秀的,如果父母沒有看到孩子這種心理,那么就會去扼殺孩子的這種進取心。
4. 孩子的叛逆心理
家長如果只是一味地嚴厲地要求孩子,對孩子缺乏相應的理解,孩子內心也會產生這種叛逆心理,父母越是希望孩子做什么,孩子越是違抗著父母的命令,這種叛逆心理反而會更加明顯。
5. 和孩子缺少溝通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產生叛逆心理,就是和父母的溝通不暢,因為父母總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因為孩子沒有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總是強制要求孩子去做,這種長期壓迫感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進行溝通。
6. 孩子性格變得孤僻
孩子在這個階段往往更加的自我,他們往往覺得自己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所以他們也不愿意和身邊的人溝通交流,這也讓父母感到無奈,不知道如何是好。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該如何正確引導?
1. 父母要改變自己強硬的教育方式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叛逆的行為,大部分都是因為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想法,而強行給孩子定制的規矩,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的做法不被認可,從而對父母產生厭惡和抗拒。因此,父母應該改變自己強硬的教育方式,從而贏得孩子的合作。
2. 多和孩子交流
這個階段的孩子漸漸有了自己的思維意識,在交流的過程中,父母可以多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認真的傾聽孩子的想法,給予孩子相應的建議,這樣孩子在溝通的過程中會更加的順利。
3. 不要對孩子打罵
處于叛逆期的孩子,之所以會打罵教育是因為父母的愛,當父母打罵孩子時,孩子會感到害怕,而內心深處的恐懼感會讓孩子更加的叛逆。這種行為,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產生更加嚴重的叛逆,因此孩子會在長大后變得更加的不聽話。
在孩子處于叛逆期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打罵孩子,越打罵就越叛逆,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有利于家長能夠更好的引導孩子,最后取得好的效果。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卡卡媽的說法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