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奶奶老說扔出去,那扔出去容易摔下去,反正回來也不會有人陪著,剩下的孩子們是奶奶帶大的。
我跟幾個遠房叔叔閑聊的時候,有一個阿姨對我說,孩子長大后,會跟一個“奶奶”溝通。
我問這位阿姨,孩子之前有不聽話奶奶也有不聽話的時候嗎?阿姨回答說,她也會動手打孩子的。我說,我相信孩子的內心會更加的成長。我跟她說,你也多想想孩子聽話的時候,他是否做了什么惹媽媽生氣的事情。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阿姨跟我說,她自己現在也會想要回到小時候,把手機藏起來,然后對著媽媽說,媽媽,我想玩手機。
我說,是的,寶貝,你現在可以不看,我只給你兩分鐘。
阿姨立刻帶著寶寶回家。
我們去醫院時,醫生跟阿姨說,不能把手機給小朋友。阿姨說,如果再給她手機的話,她就會哭鬧,控制不了時間。
回到家我給阿姨打電話,讓她在這個時間之后,把手機交給我,不要看了,她哭鬧,我去把手機給她,她就安靜了。
我給她點了三個建議:
1. 這個是關鍵,首先要注意,不能一直批評她,要了解清楚原因,然后跟孩子商量,給她一個自由。
2. 我想先跟她說說這件事情的后果,她是不是做不到,也不聽,在我們給她指定規則的時候,她總是會和我唱反調。然后我開始深深地記住了這一點,因為我有時候在公共場合,會看到一些比較有“主見”的小孩子,她說她看到的世界是絕對不一樣的,她還會認為所有的規則是她的。
3. 孩子玩游戲時,要將規則放在明顯的地方。
我女兒之所以一直在看手機,就是因為她覺得手機能夠讓她開心,于是她每次玩游戲時,我都會告訴她我會放下手機,她就特別的開心,如果我不在的時候,她會很焦躁不安,我可以告訴她我在哪個位置,需要我一直陪伴她。如果我們玩的很重要,但因為手機的原因而分開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4. 跟孩子一起把規則制定好,讓孩子去遵守。
作為家長,我們要和孩子達成共識,告訴孩子,自己定的事情要去做,不然的話,爸爸媽媽要批評你的。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認同自己的這種做法,從而不把爸爸媽媽放在眼里。
尤其是低年級的時候,父母要抓住孩子成長的一個痛點,讓孩子去完善自己。在孩子每一個階段中,對他做的每一件事情,爸爸媽媽都要去認真對待,也許你今天的教育就會改變你的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