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學生心理特點
厭學和本博士:
在我們國內,中小學生的厭學情緒,一般始于家庭教育的不當影響。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厭學是指學生對學習產生消極對抗的情緒和行為,主要表現為不喜歡學習,不想寫作業,經常不完成作業,上課不聽講,經常出現遲到甚至曠課等違紀現象,人際關系也會隨之出現問題,不再是尊重師長,團結同學的好學生了。
厭學的原因
1.家庭方面。家長的高期待高要求高標準,造成孩子害怕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因此學習動機很低,學習成績下降,受到指責后更需要在手機網絡里找到慰藉,形成惡性循環之后,孩子逐漸喪失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2.學校方面。老師的過高期待,學習壓力,學習無動力,這種惡性循環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產生厭學情緒。
3.生活方面。沉迷于手機網絡游戲,很少與同學或朋友交流,缺乏真實感,情緒波動易暴躁,甚至出現攻擊行為。
4.家庭方面。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孩子達不到家長的要求,會感覺很委屈,有挫敗感,甚至有的孩子會產生厭學的心理。
家長該怎么做?
1. 讓孩子體驗生活
家長帶領孩子體驗生活,去實地考察環境,說出自己的看法和希望,而后再引導孩子對所居住的地方及環境進行自我認識,對所在城市周邊環境的影響,對同學的看法,同學們的評價等等。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體驗一下這些地方生活,讓孩子看看生活的真諦,比如在工地搬磚、在飯店端盤子、在街頭搬磚等等,讓孩子自己來感受一下生活的辛苦,也算一種情感的交流。
2. 給孩子機會去體驗生活
家長可以通過帶孩子出去旅游、參加一些親子活動來豐富孩子的生活,讓孩子體驗生活,并不是說一定要去搬磚,因為有些孩子可能是因為看不到真正的生活,就會利用課余生活去體驗一下。
3. 家長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家長可以讓孩子觀察一下路邊的螞蟻,如果孩子能在下雨天的時候看到了,那么他們就會知道雨是很罕見的,并且對于一些路邊的異樣也會好奇的進行研究,家長就可以讓孩子去觀察螞蟻,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培養孩子觀察能力的方式。
4. 給孩子更多的陪伴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是很重要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除了要保證孩子衣食住行的照顧外,還要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并且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想法,孩子的想法一旦被家長知道,那么他們也會愿意和家長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且家長也可以及時的改正自己的教育方式。
另外,對于孩子提出的一些想法家長也應該多多鼓勵孩子,讓孩子能夠有更多的積極的思維方式,這樣也能夠提升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的信心,從而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興趣。
家長對于孩子的陪伴教育,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更是應該嚴格的執行,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在更好的成長當中變得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