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青少年叛逆期
青春期叛逆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心理,身體發生的一系列的變化,尤其是他們的人格從出生到成人之間的轉變過程。
人的一生有兩個叛逆期,一個是2~3歲,第二個是10~12歲。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兩個時期是孩子的第二個叛逆期,這是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獨立意識越來越強,迫切希望擺脫家長的控制,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
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批判的態度。
專家將孩子這一時期稱為“叛逆期”。
是孩子由兒童向成年過渡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突然覺醒,渴望獨立,開始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來衡量自己和別人的關系,希望父母把自己看作成人,更加注重自己的存在感。
孩子想成為大人眼中的孩子,但同時他又離不開父母,所以他們既想要向父母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又想要大人處處被管控,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自己才是與眾不同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產生很多情緒上面的問題,比如不開心,壓抑,焦慮,抑郁,甚至是厭學。
有的時候父母也會因為這些而對孩子產生厭煩的情緒,孩子會出現這種厭學的情況,大部分都是因為父母對孩子控制的太多,控制欲過強,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在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之前,父母的話是毋寧百變的。
2,想要了解孩子的內心,要學會和孩子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1,多了解孩子,和孩子成為朋友
有的家長不了解孩子,當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的時候,家長就會選擇了解孩子,認為孩子不聽家長的話,不聽老師的話。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就會覺得孩子不聽話,和自己對著干,于是就會對孩子大呼小叫,通過吼叫來了解自己的想法,進而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結果會讓家長與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
家長與孩子成為朋友,和孩子成為了朋友,就會了解孩子,孩子才會從心底愿意和你多說幾句話,家長也就能及時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2,改變自己,做好自己
家長在和孩子相處時,如果不能夠做到上進,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自己先去做。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個教授,如果自己沒有文化知識,沒有知識水平,怎么會把孩子教好呢?但是你說的這些話,如果讓孩子去做,那是幫不了孩子的。孩子的想法如果不被認同,就會對家長產生誤會,認為家長的思想老套。比如說有的家長會跟孩子說:“你現在好好學習,以后才能有好工作,有好生活。”或者說:“你要好好學習,以后才能有好工作,有好收入。”
那么家長不知道該如何去改變自己,自然而然孩子跟家長的親子關系也會因此疏遠,最終孩子只能靠自己去改變,當然很多孩子會沉迷于游戲,或沉迷于小說,或迷戀于電視,或沉迷于網吧。
而孩子沉迷于網絡的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學習上的原因,很多時候,父母只關注孩子的成績,而不關注孩子的生活,甚至在學校里面,出現打架、偷竊、逃學、欺凌、暴力等問題的孩子,孩子回到家里,不聽父母的話,并且在學習上也會出現很多問題。
這個時候,家長也沒有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幫助孩子培養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孩子就很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成績也就越來越差。
第三,父母過于嚴厲,要求太高,孩子沒有承受力,學習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
有的父母過于嚴厲,動不動就會指責或打罵孩子,孩子就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慢慢就會產生厭學的心理,這樣也會影響孩子的成績,孩子就會變得不愛學習。
第四,父母對孩子要求太高,孩子負擔過重,精神壓力大,對學習失去信心。
父母的要求過高,超出孩子的實際能力范圍,讓孩子沒有辦法達到家長的期望。長時間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孩子會喪失信心,在學習上就會越來越消極怠工,家長也就容易對孩子放任自流,并且孩子的自制力差,遇到困難就容易放棄,失去信心,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自覺,成績越來越差,越來越差。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總是覺得自己孩子不上進,但是孩子卻是不上進的原因,對此我也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學習方法要比學習習慣重要。
在學習中,最重要的是不是有條不紊,孩子要想上進就必須從長,所以家長要在學習過程中給孩子立好學習的規矩,讓孩子知道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認真,這是他的責任,也是他必須要做的事情,并且他有學會承擔的能力。
家長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中,如果家長的言行舉止是孩子能模仿的榜樣,那么孩子學習的動力就會提高。
2.注意孩子的興趣愛好。
當孩子學習成績提高時,不要盲目地夸獎孩子,應該鼓勵他下次繼續努力,給孩子一次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