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家庭的幸福指數持平
本文來自【舟山日報-舟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幾天前,中國青年報聯合問卷網對1974名受訪家長進行了一項調查。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數據調查顯示:92.1%的受訪家長感到非常焦慮,認為孩子離開了自己的保護圈,很容易遭遇不幸;52.3%的受訪家長感到非常擔心,孩子離開了自己,遭遇了什么?33.7%的受訪家長感到非常焦慮,還有38.7%的受訪家長感到非常焦慮。
83.7%的受訪家長認為會有失望
曹璇表示,隨著我國社會轉型速度加快,傳統的家庭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家長對孩子的學業期待過高,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父母關心過度,對孩子學習指手畫腳,讓孩子感覺父母對自己的成績是在關心則亂,因此,孩子會感覺父母對自己的愛是有條件的、不信任的。父母應該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早戀”不是一件壞事,但也要看到這種“早戀”對于孩子而言是好事,作為父母應該正確引導。
早戀影響學習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家長的粗暴干預會讓孩子在青春期對異性產生極大的好奇心,甚至有可能會做出一些過激的事情來,這個時候,父母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如果孩子因為早戀,沒有及時被疏通,那么后果就會非常嚴重。當孩子因為早戀,而導致沒有心思學習,成績下降,那么父母應該要教育孩子正確處理早戀的關系,讓孩子回歸到正常的學習生活當中。
在《小歡喜》當中,英子是出了名的學霸,是個學霸,媽媽覺得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反而會讓她更加努力學習,最后考上了清華大學。
所以孩子在青春期出現問題,家長不要慌張,要通過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給予孩子更好的關注,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其實孩子進入青春期,早戀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對異性產生好感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
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1、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有時候孩子不愿意跟父母交流,并不是他們不認可父母的觀點,而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傾訴的對象不可靠,自己傾訴的對象不靠譜,因此,家長們要多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多關注孩子心理變化,讓孩子把內心的煩惱和困難告訴父母,他們才會正確引導孩子。
2、讓孩子明白早戀的危害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會有早戀的行為,就是因為他們身邊所處的環境,讓他們產生了早戀的念頭,所以,家長們要告訴孩子早戀的危害,讓他們自己明白早戀的利弊,讓他們自己認識到早戀的危害,從而自覺地去遠離早戀。
3、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早戀
早戀其實是孩子青春期非常正常的一個行為,孩子之所以會早戀,只有一方面原因,比如孩子生理原因,比如學習壓力,再加上心理壓力等,這些因素都會促使孩子想要尋找異性的陪伴。而這時候孩子早戀往往是因為心理發育不夠成熟,對很多事情都處于好奇心的驅使。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和異性,使其真正明白自己現在談戀愛的行為,是不對的,不能為了將來去談戀愛而談戀愛。
雖然孩子早戀不是一件很壞的事情,但是家長也不能放任不管,家長在發現孩子早戀之后,要冷靜對待,千萬不要打罵,讓孩子的內心發生激烈的變化。
筆者寄語:
真正導致孩子早戀的原因,是父母對孩子早戀的態度造成的。家長們要認識到這一點,并及時采取措施解決這個問題,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給予關心和陪伴,避免孩子受到傷害。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是小允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贊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