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4
:我家那幾個不肯認字,老是喜歡說“以后就去玩”
和爸媽吵架的時候,媽媽說“以后就不玩了”,轉身就走。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寒假作業不肯寫,每天都要自己找老師、同學補作業,玩手機。
報了又怕耽誤孩子的學習,偏偏又被他爸頂回來:“你看現在,初二你不好好學習,上個普通初二也沒用。”
兒子真是沒救了,初中三年,他成績一直不好,上個普通初二也沒用。
我和孩子爸找了好幾家補習機構,軟硬兼施,就是不起作用,最后他爸也沒辦法了,無奈之下只好辭了職,在家專職陪讀。
后來,孩子上初中了,爸媽在旁敲側耳朵,又嘮叨他,不聽他的話,說一句,他頂三句,我是真不知道,怎么辦。
我家孩子從小就不愛學習,只有一部手機。我雖然是不贊成打孩子,但實在是氣不打一處來,有時候就把他打得痛哭流涕泗,罵也罵了,打也打了,但是他就是不聽勸,我看著很心疼。
不管怎么說,如何教育孩子,也要讓他高興,尤其是第二種,要么他比你更加不高興,要么他變得比你更加不省心。
所以,他還會像個小大人一樣,處處跟你作對,因為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當他走向獨立的那個時候,就會變得叛逆,不聽話,什么事都要和你作對,讓你對他失去信任感,而且你管得太多,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所以,他要把你管得太嚴,對你產生恐懼。
3、沒有好的基礎,對孩子不信任
1、給孩子隨意打罵
孩子有孩子的想法,這是很正常的,可是有的父母卻認為,自己就是不愛孩子,不舍得打罵,孩子一犯錯,自己就開始打罵。
其實不然,打罵只是他們單方面的一個簡單手段,孩子只是在某個階段暫時的不聽話,但是他們沒有找到好的方法來改正錯誤,是因為他們的想法沒有被父母尊重。
孩子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是需要被尊重的。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還小,沒有規則意識,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正確的生活。
其實孩子小時候并沒有錯,他們不懂這些道理,只是他們還沒有意識到生活的界限,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因為家長的不尊重導致的。
另外,家長沒有一個界限,就是家長在小時候沒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比如說寫作業,比如說睡覺,比如說寫作業,那么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跟孩子說,今天的作業寫完了嗎?當然可以了,寫得很快,但是一定要認真,不能糊弄,作業寫完了嗎?還要把明天的課程內容看完嗎?你還要去聽老師的講解嗎?都要寫完了,那不是白白浪費你的時間了嗎?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作業寫完了嗎?今天老師讓你用什么筆?還是課本上的什么東西?
我們要學會做一個有界限的家長,我們要從生活的瑣事開始,慢慢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比如說,生活用品會整理,孩子出門要帶個哪些東西,孩子寫作業,孩子帶雨傘,書包里面的水杯,這個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都是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做的。孩子在學會走路,學會說話,學會走路的時候,父母都要放手讓孩子去走路,這樣孩子才能學會獨立。
所以我們要幫助孩子學會做一個有時間觀念的人,從小把生活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培養他對自己生活的時間管理,讓他學會支配。
3、讓孩子有自主意識
當孩子有了自主意識后,就會有權利去決定自己的事情。孩子的想法和選擇往往比家長的說法更加正確,所以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思考,如何改正,這樣做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孩子長大后自己解決問題。
二、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家長該如何應對?
1、家長要做到和孩子平等的交流溝通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漸開始萌發,這個時候孩子需要在與家長平等的交流溝通上,因為青春期的孩子不希望和家長產生過多的對抗,所以家長要先與孩子平等的交流溝通,在交流溝通的時候不能以父母自己的身份,不能以父母的權威,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溝通,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明白家長的良苦用心,減少叛逆期的到來。
2、學會聆聽
很多家長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總是一言不合就開始對孩子發號施令,父母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叛逆,所以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并且讓孩子學會傾聽自己的感受,讓孩子明白你是在乎他的感受的,能夠理解孩子,這樣才能達到溝通的有效。
3、保持冷靜
當發現自己出現了情緒,不要急躁,要先讓自己平靜下來,把自己放在與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待孩子冷靜后再來正式和孩子進行溝通,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和孩子交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
圖片源自網絡
【原因二】: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家長沒有及時引導
作為父母,要解決孩子的問題,一定要先解決孩子的問題,千萬不要對孩子進行打罵,甚至還會用比較粗暴的方法,對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