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過很叛逆的問題兒童?如果有,或者沒有,這部電影都值得一看!
在一個偏僻的小鄉鎮上,有一所名叫“輔育院”的學校,專門收入一些其他學校不肯收,也不敢收的兒童,要么父母雙亡,要么單親,要么生活貧困,最重要的是,這些孩子都是問題兒童,叛逆指數奇高。

他們整天被關著,家長可以來看看孩子,但必須是學校允許的時間內,而且孩子沒有被關禁閉的情況下,才能讓孩子的父母與自己的孩子相見。
說白了,孩子一旦送入這所學校,所有的主動權都交到了學校的手中,父母只能被動的接受學校的規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對孩子的體罰,打罵,禁閉……

從代課老師到校長,沒有一個教職人員喜歡這些孩子,他們覺得這些孩子撒謊成性,性格扭曲,聽不進任何好話,唯獨用棍棒和毒打,才能通過肉體的疼痛來約束這些孩子。
所以,學校里老師d對學生們只有恨和狠,沒有多余的感情。
孩子們也會時常對老師進行報復,小動作不斷,甚至聯合起來整老師。

這天,學校來了一位名叫克來蒙馬修的代課音樂老師,一個身材發福,毫無威嚴的光頭中年男人。
看到老師們和學生們的劍拔弩張,馬修想以人道的理念與孩子們友好、和平、愉快的相處。
孩子們一聽到這些,瞬間覺得是天方夜譚。
他們敲開馬修的宿舍,偷走樂譜,翻看錢包,將他的宿舍搞得亂七八糟。課堂上,把馬修的筆記本當做玩耍的工具相互傳閱,讓他出盡洋相。

可當校長提著大棒準備收拾他們時,馬修用說謊來護住了孩子們,使他們免于受罰。
當然,若想靠一次討好就想收買叛逆孩子們的心,那也太荒唐了,馬修不敢奢望,孩子們也絕不罷休。

后來,馬修靠教孩子們音樂,按照給孩子們不同的嗓音,分寸中音、低音、高音開始排練音樂,一點點讓孩子們得到尊重和享受自由。
孩子們開始不再針對他,雖然問題依然嚴重,但有向好的方面發展的趨勢。
突然,學校來了一個問題少年,看眼神就知道這孩子是個兇狠的角色,眼神隨時透著一股凜冽的殺氣,令人毛骨悚然,他叫孟丹。

孟丹暴躁易怒,性格古怪,嗜好奇特,與身邊漸漸變好的孩子格格不入。
一向以棍棒逼孩子們屈服的校長,對這個問題少年也頗感厭惡。
突然,校長的辦公室里放著的大筆現金不翼而飛,校長不容分說便懷疑是孟丹偷的,于是打電話報警,讓警察抓走孟丹。

后來發現其實是另一個孩子想買一個熱氣球,卻沒有錢,跑去校長辦公室偷的。
馬修為了給孟丹一個清白便向校長說明了情況,同時也沒有透露真正盜竊者的姓名。
校長為了護住顏面,不愿意幫孟丹澄清。

孟丹從教管所出來后,點燃了這所學校。校長本打算靠著學校風氣的逐漸好轉,申請晉升機會。不曾想在離夢想只有咫尺之距時,所有夢想付之一炬。
好在孩子們被馬修帶去野外體驗自然而躲過一劫,可最后校長卻讓馬修背鍋,讓他引咎辭職。
馬修雖有不甘,但對于這樣不分青紅皂白便亂下結論的校長早已心灰意冷,他沒有任何辯解,便離開了。

影片最讓人動容的情節在于,知道馬修離開,孩子們沒有一個前來送行,他失落了,也釋懷著,畢竟是上課時間,畢竟紀律很嚴,孩子們也有苦衷,他為自己的孤獨開解,也為孩子們的無情開脫。
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從高高的城樓下,用一張張寫滿感激和不舍話語的紙飛機,以馬修告別,一雙稚嫩的小手,在逼仄的窗口揮舞著。

也許,對辛苦付出最大獎勵,不是揮淚告別的悲傷,而是感恩有你的堅定。
看完影片的最大感受,遠不止心靈的治愈,更有對一名盡職盡責的代課老師的肅然起敬。
沒有馬修的努力,根本不會有這群孩子燦爛的笑容,更不會有美好的前途。

對于叛逆的問題兒童,該拿什么拯救呢?
要想放廢一個孩子,或者說培養一個熊孩子,小惡霸,其實很簡單。學齡前,家長瘋狂的寵他,溺愛他,事事順著他。上學后,老師不管他,給他全部的自由,盡情釋放天性,為所欲為。
就像影片中的那群孩子的父母,把孩子丟進像監獄一般的學校,就感覺萬事大吉了,什么都不用管,偶爾去看看,順便帶點吃的去。

那群老師也大同小異,都知道你們是問題兒童了,那就往死里管,罵不行就打,打不聽就關禁閉,不給任何食物,派去做一堆永遠做不完的活,比如打掃廁所,抹窗子,拖地,洗地板……各種體罰應有盡有,就怕你不犯錯。
可是,生兒養女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培養熊孩子和壞小孩,而是想讓他可以活得懂事孝順,不說可以頂天立地,但求可以坦坦蕩蕩。

所以,一群孩子像牛一樣被放養的學校里,來了一位帶著春天和希望的代課音樂老師——馬修。
他其實沒有多少本事,不過是平凡普通的中年男人,可他卻像一束光,照亮了一群自暴自棄的孩子們前進的路。

用平易近人,踢走孩子們的戒備心。
當馬修用語重心長的話教導著孩子們時,因調皮被罰站的孩子王莫翰奇背著他在黑板畫著老師的簡筆畫,夸張中帶著十足的嘲諷,換成是誰都應該會火冒三丈。畢竟,在眾目睽睽下讓老師出丑的學生,很難不令人惱羞成怒。

可馬修看到畫后,先是贊揚水平不錯,再是照著莫翰奇畫了一幅同樣夸張的畫。
換成是其他老師,本該少不了一頓暴揍,可馬修不僅沒有,反而坦然接受。
用真心實意,贏得孩子們的真誠。
有句老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當馬修和偷校長現金的學生約定保守秘密后,哪怕在校長的威逼利誘下,馬修也沒有指出孩子。
當莫翰奇因犯錯被關禁閉時,馬修沒有向來探望他的媽媽說過半分他的淘氣,而是一個勁的夸他表現好。

一顆冰冷的心,或許捂一次不會有多少反應,但要是兩次,三次,N次呢?冰都會因為溫度的升高而融化,更何況是一顆正待雕琢的孩子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