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孩子為什么不聽話,家長可能都會有所困擾,覺得孩子不聽話,太不聽話了,會越來越不聽話。這也是很多家長在育兒過程中普遍遇到的問題。
以前我也在用自己所學來做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教育孩子是要家長與孩子共進退,家長和孩子一起做事,才能達到目的,否則就要接受懲罰。
所以我經(jīng)常會建議家長,要與孩子同進退,因為孩子不聽話,就不要總是給孩子講道理,不要總是嘮叨,道理越多,越會讓孩子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
例如,“以后不許再玩這個玩具了!”“你還能不能聽話一點,你看你玩完玩具以后還要把這個玩具收好!”
這樣的溝通是沒有效果的,反而會引來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會對你的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你提出條件,孩子就會使勁兒地反抗,而不是認真做事。
正確的溝通方式是傾聽,不急于求成,耐心傾聽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會說》這本書中指出:溝通的重點就是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認真傾聽孩子講述。
在傾聽的過程中,父母不要打斷,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手頭上的事情上,可以專心聽孩子說話。
也可以對孩子表達自己的觀察,或者自己的感受,最后還要詢問孩子自己的想法。
傾聽不是作為評判的師長,而是做孩子的指路人,是孩子有興趣的傾聽者,孩子會說自己心里話,父母不要敷衍了事。
傾聽不是指出孩子哪里做錯了,而是說出孩子的感受,這種方式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很愿意傾聽自己的想法,促進彼此的情感聯(lián)結(jié)。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父母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可以通過聆聽,更加仔細的了解孩子的想法。
父母的自以為是,只會讓孩子感覺自己的想法不值一提,父母不理解自己,也無法支持孩子,親子間的關(guān)系就會受到影響。
第二,讓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孩子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很多父母,對于孩子來說,都是非常的寶貝疙瘩,從來沒有什么限制。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聽自己的話,哪怕孩子的想法是錯誤的。
可是父母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批評孩子,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才這么做的,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想法。
其實父母可以試著和孩子做朋友,多給孩子一些做主的機會。當孩子意識到父母愿意傾聽自己的想法時,父母也愿意做他的傾聽者。這樣一來,父母的想法也就會被孩子尊重了。
第三,多給孩子鼓勵,少給孩子壓力
。
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可是在父母眼里,孩子永遠都是那么不堪一擊,沒什么不行的。所以,父母會很苛責,很少給予鼓勵。
他們總是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看到孩子身上那么的優(yōu)點,總是否定自己的孩子。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產(chǎn)生一定的自卑心理,沒有了自信,慢慢的就會越來越差勁。
其次,給孩子多一點的耐心,少一點的指責。
在生活中,父母需要做到少一點的責備,少一點批評,多一些鼓勵,多一些支持,孩子才會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
前段時間網(wǎng)上有一個熱搜,因為寶媽自己帶孩子,每天都要帶著孩子上廁所,孩子大哭,媽媽差點崩潰,原來孩子的情緒被媽媽嚇到了,一直在撕裂傷疤,不停地說自己為什么沒有多么辛苦,多么偉大。
有一個網(wǎng)友就說,在家里,吃飯時他就經(jīng)常用腳踢碗,別人告訴他孩子太調(diào)皮,媽媽雖然說沒關(guān)系,但是,孩子還是磨磨蹭蹭蹭蹭,偶爾的還會跑來跑去。
所以,父母在發(fā)現(xiàn)孩子有這樣的情況時,就要重視起來,不要把孩子變成這樣的人,要不然,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
還有很多父母會在網(wǎng)上或者微信里抱怨,說孩子有時候脾氣會變得很暴躁,不聽話,不和自己溝通,父母又特別苦惱。
大家不妨看看這些表示“脾氣暴躁”的父母,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脾氣特別暴躁,對自己和孩子都很失望,即使知道這樣不對,也會對孩子吼叫。
很多孩子其實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心理感受,那就是他們對父母的教育感到非常不耐煩,因為父母在他們眼里都是非常嚴厲的。他們希望得到父母的幫助,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被父母所提醒,而他們的內(nèi)心卻并沒有得到重視。
但是由于經(jīng)常受父母對待的原因,他們總是認為父母的嘮叨是為了自己好,所以對于父母的叮囑他們卻根本不放在心上,甚至還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
父母越是這樣的教育孩子,他們就越是喜歡挑戰(zhàn)父母的權(quán)威,
他們就越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父母的嘮叨只會讓他們越來越叛逆,導致親子關(guān)系越來越差。
第2個原因:父母的嘮叨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父母嘮叨的另一面,其實也正是孩子在嘮叨的另一面,其實他們心里也是對父母的一種反抗。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