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第一個叛逆期,不管是一歲左右還是2歲左右,我們會發現孩子從最初的吱吱呀呀,到后來的直接和你對著干,你要東,他偏要往西,你要西,他偏要往西,不管哪一個階段,孩子都能經歷自我意識的萌芽和成長,作為家長我們都不希望孩子在這個時候做出某些舉動。
作為家長我們在這個時候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給孩子更多的面子,我相信在我們以平等的態度和語氣交流的時候,孩子很快就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會努力去改正,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第二個叛逆期,也叫做兒童叛逆期,一般是指12-18歲之間,這個時期的孩子獨立意識剛剛萌芽和凸顯,也是叛逆的心理基礎。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自尊心變得越來越強,他們渴望得到老師和父母的尊重,同時也非常在意自己在同學們眼中的形象,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尤其是朋友的評價。
比如朋友考的好時,就喜歡給孩子豎大拇指,考的不好時,就對孩子批評、訓斥。
孩子每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也會對孩子一頓罵,甚至于孩子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第二天做夢也是噩夢連連,這種結果會讓孩子對上學這件事情更加恐懼,這種恐懼感就會影響孩子對學習的抗拒。
孩子對于學習的排斥,很多時候是對學習的負面情緒影響,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的負面情緒,只是覺得他們的行為不符合社會規范,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
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嗎?還是因為覺得學校里的朋友不合群?還是因為學業上的困難?
當孩子出現厭學的情況時,家長要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及時給孩子幫助,調整孩子的心態,引導孩子說出厭學的原因。當孩子可以說出來,這個厭學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二、厭學背后的原因
1.和同學、老師的關系不好
如果孩子和同學關系不好,或者是孩子對于某件事情的理解不對等。孩子會感覺到在學校里面的受挫,沒有辦法去調整自己的學習興趣,這種情況是無法通過自身去調整過來的,而且還容易與同學產生矛盾,到了學校里又擔心同學們對自己有看法,就會出現厭學的情況。
2.對學習沒有信心
對于已經形成厭學心理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學校的環境,這時他們會因為無法適應學校的氛圍導致對學習沒有信心。
3.對于某一科的知識點的理解不夠透徹
對于一些孩子來說,每次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他們都會覺得自己不能夠克服,容易產生厭學心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卻又無法解決,無法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困難,于是開始厭學。
4.對學習沒有興趣
孩子的厭學情緒由學習引起,這種厭學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比較冷淡,缺少關心。家庭教育方式不當,父母專制思想比較多,讓孩子不能正確的去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只能通過學習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二)、父母教育方式不當
有的家長過分寵愛孩子,孩子想干什么就買什么,從來不教孩子勞動的技能,也不會教孩子做人的道理。他們將自己的孩子交給別人去管教,去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讓孩子成為了溫室里的花朵,而且無論孩子多么優秀,在父母的心里始終沒有“做人的道理”。
生活技能、學習成績的好壞也不能夠直接反映出一個人的人品和性格,當孩子長大后,如果想要從事某方面的工作,那也要從小耳濡目染,而且必須要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也要知道,現在的老師和家長都太習慣了把孩子作為炫耀的資本,一旦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就會有內疚感,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使得孩子變得更加孤僻,或者讓孩子感到自卑,讓孩子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從而厭惡自己。
3. 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該起到一個積極的作用,多表揚孩子,多鼓勵孩子,不要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想要孩子有一個好的未來,那么就應該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習慣,懂得學習的重要性,讓孩子自己主動學習,而且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正確的教育中越來越優秀,才能讓孩子學習的時候有更多的樂趣,讓孩子變得更加輕松愉快。
育兒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讓孩子快樂成長,這是每一個家長都要學習的,不要給孩子因為學習而造成壓力。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學習方式,與環境的影響都有很大的聯系。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長們都要注意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對癥下藥,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