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著手指頭數(shù)了一下,居然工作近9年了,這些年的各種忙碌與懈怠,我已經(jīng)忘了有多久沒有好好讀完一本書了。登錄塵封已久的豆瓣,看到多年前標記的電影與書籍,還有寫的影評書評,突然覺得自己虛度了太多的人生。
辭職后的前兩周,我基本上都處在各種焦慮、失眠與痛苦中,再加上一個人帶孩子,面對了更多的問題與挑戰(zhàn),這讓我一度陷入高度的自我懷疑中。以前忙著工作,結婚后忙著吵架,現(xiàn)在忙著胡思亂想。
直到前些天,我開始利用睡不著的夜晚看書,看完《非暴力溝通》、《終身成長》、《正面管教》這幾本書,我發(fā)現(xiàn)好像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能在書里找到答案,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以及實踐后得到的讓人驚詫的結果,大概就是讀書的意義了吧。
復盤我停止閱讀的這幾年,原來有著這么大的變化,真的太可怕了。
1.表達力退化,語言邏輯降低。
剛畢業(yè)那幾年,在廣告公司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我能夠自信且清晰地完成每一個項目提案,也獲得過很多甲方的認可。這幾年來,輸出遠遠大于輸入,老底慢慢耗盡,開始感受到不管是書面表達力還是語言表達力,以及詞匯積累量,都嚴重下降,有些文案工作做起來覺得異常吃力,需要不斷搜索、借鑒,可想而知,臨時抱佛腳寫出來的內(nèi)容既費時間又達不到滿意的效果。也許這也是我經(jīng)常性加班的根源吧,如果能夠早點意識到這一點就好了。
2.理解力退化,反應遲鈍
對于一些專業(yè)性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大大降低,往往要看好幾遍才能捋清楚邏輯,對于一些可抓取的關鍵信息反應遲鈍,這也意味著學習力的降低。我一直把這個問題歸結于年齡上來了,記憶力減退,其實就是太久不讀書,腦子生銹了。
3.思考力退化,容易被人影響
作為資深職場打工人,參與過數(shù)不清的腦暴會,回顧下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近幾年變得越來越?jīng)]有主見,那個能因為意見不同與人爭得面紅耳赤拍案而起的人不知道什么時候從我生命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遇到意見分歧時習慣性向他人妥協(xié)的人,盡管有很多次的項目策略方向都跟我的想法一致,但由于我缺乏一定的思考力,總是容易被別人影響。
4.社交力退化,沒有朋友
雖然這一點跟結婚生孩子有著很大的關系,但前面所說的三點,其實都是影響社交力的原因。誰也不想跟一個無趣的人交談,就連我的老公也不例外,他說我個人意識太強,說話太主觀,情商不夠,沒有共情力等等,這些之前讓我們引發(fā)爭吵的原因,如今看來卻是不無道理。不讀書,情緒化,就會逐漸喪失自我。
復盤到這里,我終于明白生活的癥結在哪里了,楊絳先生說的“讀書太少,想的太多”大概就是我目前的狀態(tài)了。我深切地知道,要想改變,先從閱讀開始。
希望每一個被生活所困的你,都能在書里找到屬于你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