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叛逆期多久了,大約從十歲左右開始,到十八歲左右開始。叛逆期是很多孩子叛逆期的噩夢,也是父母最為頭疼的一個問題。如果你有孩子的話,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遇到,小編也深有體會。那些叛逆期大多集中在12、3歲左右,那些少年犯同樣出現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有的孩子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但父母的擔心反而讓他們產生更多的困惑。因此,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特別關注,在發現孩子叛逆行為的時候要及時的引導和制止。
我的朋友的孩子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讓朋友非常的苦惱,她告訴我說她的女兒最近變得特別的叛逆,也不聽她的話,這讓她非常的苦惱,不知道如何是好。我告訴她正確的做法是什么?你先冷靜下來,然后問清楚你的孩子為什么會叛逆,這樣的情況都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朋友告訴我,她的女兒今年上初中二年級了,但是最近幾天突然特別的喜歡打扮了,原因是班里有一個男生對她特別的好,并且總是給她買一些小零食,本來這個事情她已經跟女兒談過了,但是這位同學的脾氣很暴躁,動不動就發火,好幾次直接把孩子的書包摔在地上,可是沒想到這個孩子卻非常的惱火,并且說不愿意跟媽媽交流,媽媽聽了很難受,也不知道應該怎么辦?
我跟朋友說,如果你想讓孩子以后有一個幸福的生活,或者說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學習成績好一點,那么最好能考上一個好一點的高中,只要他能考上一個好一點的高中,其他以后就不會過得太痛苦了,你也不用為這個孩子著急。
她說:“有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現在他非常的不高興,說什么都不愿意去上學,什么都不想干,覺得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似乎都是他的錯,他看不到?!?/p>
我說:“我跟他講過很多次了,不管他怎么樣,我都要告訴他,我相信他現在的選擇是正確的,是對的?!?/p>
在這里,我也請家長看一下:
在上學這件事上,我沒有過多地去評判孩子做出的選擇,但是我會引導孩子去思考,如果不想去做,我們應該怎么做?
如果我們對孩子說“不”,那么孩子也會去思考我是怎么做出這樣的決定的,并且逐漸地從自己的人生經驗中去學習一些新的應對方式,更好地應對未來遇到的各種挫折。
2、孩子沒有做好準備
我一直認為孩子的能力是固定的,而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進行相應的訓練,都是基于孩子的興趣。
孩子還小的時候,你教會他什么叫基本的生活技能,那么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去學習了。
事實上,對于孩子來說,孩子之所以不想去幼兒園,是因為他對于未知的環境和人充滿了好奇心。而當你讓孩子去體驗一下自己做了什么,以及會面對什么,那么他自然就會喜歡上幼兒園。
3、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
其實這個觀點我個人認為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事情,父母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長。
在《拜托了,冰箱媽媽》中,有一期節目里,蘇霍姆剃光頭就讓媽媽在孩子睡覺之前,把孩子一只手臂一個個圈養起來。
結果第二天的時候,孩子自己一個人爬出來了,而媽媽還是沒有進來。
媽媽急得要爆炸,卻沒有發出一聲聲。
蘇霍姆剃光了腦袋,
媽媽想要孩子做得更好,
于是盯著孩子干的壞事說,
這孩子怎么這么笨呢,
這么簡單的事,
你都做不了。
看到孩子就氣不打一處來,
甚至拿衣架、藤條、繩子就打,
我一邊給她削去,
一邊拿著他手里的戒尺和寫字工具,
伺候著孩子。
幾分鐘過去了,
孩子停止了哭聲,
看著媽媽的背影,
眼淚流了下來,
這件事,
第一次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和對他的重視,
他感受到了一個安全感,
并且哭著說:
“媽媽,
我發現我好笨啊,
媽媽,我感覺我的大腦像生銹了一樣,
但是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
都不會因為媽媽的重視而改變。”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
孩子的“犯錯”并不可怕,
關鍵在于媽媽的回應,
媽媽對孩子的信任與支持。
換位思考,
當孩子把碗里的水倒進玻璃瓶時,
家長不要馬上制止他,
先聽孩子說完,
然后看看孩子的反應。
1. 害怕/怕/不舒服
當孩子把水倒進玻璃瓶里時,
我們要給孩子鼓勵,
告訴他這樣做是因為水濺到玻璃碴或者水花,
因為很可能出現水花或是把水嗆到了,
或者是把水花都弄到了自己身上,
孩子會感受到“害怕/不舒服”。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