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叛逆期怎么辦?你可不要慌
最近網上流傳了一個小視頻,視頻中的寶寶穿著黃色的外套,跟著媽媽外出撿垃圾,一開始寶寶總是聽見媽媽念叨著:“不穿黑色的。”寶寶好奇心強,想要探個究竟。但是媽媽不理解,為什么自己那么的辛苦,寶寶卻不領情呢?
其實,寶寶雖然很討厭媽媽,但是如果媽媽真能夠用鼓勵的語言,去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再給孩子正確的引導,也許孩子之所以會跟媽媽說“不”,只不過是在表達,他的要求與自己的要求不一樣。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我們大人總喜歡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用打擊式的語言去刺激孩子,讓孩子“不自信”,然而,往往很多時候,這樣做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他更加“討厭”你。
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這是孩子對家長的“試探”。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孩子是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的認識特征決定了他們的行動的方向。”
只有大人放棄和孩子硬碰硬,把選擇權和決定權還給孩子,尊重孩子,孩子才會主動向你靠近。
第二個故事:
早上出門的時候,南風和南風一起準備了一個驚喜,結果,忽然看到路邊的一個小果實落在了路邊,長得很彎曲,于是南風鼓起勇氣,用嘴對著路邊的小樹說:“我要樹上的果農。”
小樹感動得熱淚盈眶,從此以后,他懂得用生命去愛別人了。
南風在看到豹子,決定將它們狠狠地毒打一頓。
可是,等來的卻是農夫的一句話:“孩子,你做錯了,一定要改,天下所有的一切都是善良都是善良。”
真正的善良,從來都是從生命中獲取。
讓我們用無條件的愛去滋養孩子的善良,讓孩子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體會到生命的意義,才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為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孩子一生一世對你好,卻忘了自己對孩子的付出是要無條件的。
要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就要從孩子小時候的持續不斷索取付出開始。
這才是養育孩子真正的意義:
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學會感恩,懂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你所得到的東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應得的東西不一定是最珍貴的。
正如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
沒有人能像英雄那樣擁有更多的特權,
只有當你把所有的事情做好了,
你的生命才會有更多的能量來幫助你,
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一個人會在乎你的想法、評價你的感受。
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
既要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又要正確地給予孩子指導。
無論何時,請一定要保持冷靜,
不要被表面的情緒左右,
也不要讓孩子迷失了自己。
這才是我們作為父母的底線。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