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度過孩子的叛逆期?是大多數家長都有的煩惱。但是,我從醫學上分析,孩子叛逆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正常現象。
孩子的叛逆,通常出現在12-18歲,正處于“青春叛逆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有哪些特殊的表現呢?我是一名中學教師,經常會遇到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在叛逆期的時候會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比如說:“你怎么又這樣子?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你怎么還有這種事情?”這讓父母可能覺得我是為了孩子好,希望他好,所以你跟孩子發生沖突。但是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對孩子說:“你怎么又不聽話?還不聽話,你還有理由叛逆?你怎么那么多理由和我頂嘴?”,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我一點就著呢?這是一種侵犯。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我還能接受一些東西,我就要頂嘴,那你肯定要被我氣死!你越不讓我干什么我偏偏要干什么!
這個時候孩子心里就會有一個聲音在告訴自己:“你說我應該去干什么,現在去你就去不了,”而且是把這個事情放棄了。
那么第二種情況是什么呢?孩子可能在父母面前只是個發牢騷,沒有什么情緒,但是父母就非得拿一個發牢騷的架子,讓孩子去接受“不要,總是,不聽話”這個答案,就感覺他不理解父母了,父母不理解他的感受。他就不想跟父母繼續說下去。
第三種情況呢,父母覺得說教的效果不好,就要求孩子去聽父母的。結果呢,一直聽不到父母在說什么。
你覺得孩子聽什么都沒有問題,你覺得孩子叛逆,他也許根本聽不懂你說的。
比如說,《小歡喜》里,方圓失業了,為了照顧兒子,辭去了工作,一心一意撲在兒子身上。但他對孩子的要求并不高,他知道孩子每天就是看電視,所以每次兒子看電視時,他都會陪在兒子身邊,會認真的看著兒子看一會兒,等兒子長大了,他想給兒子更好的教育,以免兒子叛逆,走歪門。
他每次和兒子一起看電視,只是叫兒子別看閑書,自己在一邊看電視,而他也不去管教孩子,而是說自己:“我正在看劇,讓孩子陪我看會電視吧。”
所以,如果孩子愛看電視,和他沒關系,讓他看看電視也無妨,看下電視節目,開闊眼界也好,增長見識也好。
2. 讓孩子學會克制誘惑
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一群孩子在等待的過程中,一開始誰都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棉花糖上,這樣一開始誰就贏了,但等到實驗結束以后,他們會想著下一次能不能再得到棉花糖。
等到研究人員在離開房間后,看著孩子的眼睛,孩子們也馬上把棉花糖吃掉了。研究人員發現,等待的孩子能夠保持專注力更加集中。
自制力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更難培養他們的自律性,有了較好的自控力,所以他們才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習上,這樣他們也更加愿意投入到學習之中。
3. 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想要培養孩子的自控力,首先就要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這樣他們會減少對父母的依賴,對于很多事情也會更加主動。
比如說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的時間,這個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這里家長可以通過自我管理來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拿起課本,自己看書。
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可以通過自己看書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另外父母要做好表率,不能在孩子面前做某些事情,比如說在孩子面前看一些不健康的東西,以免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影響。
當然,這種做法也是因為父母在孩子面前手機中玩得太多了,從而導致孩子形成了依賴,所以才會導致孩子沉迷手機的。
第四個方面,如果孩子真的能在手機中找到很多樂趣,也就不會沉迷手機了。
這種情況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給孩子手機的時間,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帶孩子一起出門旅游,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也會避免孩子陷入手機游戲的世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父母要給孩子更多的陪伴,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這也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END
作者:池沐陽光,親子行知心小社多方簽約作者,兒童心理專家,中國心理咨詢師,著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孩子懂禮貌用錢》《好孩子懂禮貌用錢》,一本用心理學的角度看世界,品味生活,只論道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