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ppt
一個身體健全的孩子有怎樣的優勢?有什么樣的才能、什么樣的性格特點?這都是通過這些項目訓練了孩子,他們心智的成長,眼界的開闊,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知識的拓展,生活習慣的培養,社會的發展等等。心理的健康是心理素質的基礎,對孩子而言,心理的健康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解】
孩子沒有好的身體素質,就沒有未來
看看孩子是否有健全的人格、強健的體魄、強大的心理素質、和人交往的能力、和人交往的能力、創造出樂觀、自信的心態。這些素質對于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首先是健康。健康是心理的重要因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健康的身體,因此健康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健康身體是他將來生活的重要基礎,如果身體不健康,再好的氣也騰不起來,何談好的情商呢?
其次是創造力。一個人如果沒有創造力,就學不會任何東西。教育不可能完美,但是創造力可以讓一個人對生活充滿著熱愛,這就叫做創造力。只有孩子內心充滿了創造力,才能有機會去創造自己的未來。
第三是開放。我們要尊重孩子,允許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允許孩子和我們講道理,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孩子喜歡什么?喜歡什么?孩子的要求是什么?孩子喜歡父母怎樣的陪伴?父母又該怎樣和孩子互動交流?父母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學習?
如果孩子問父母問題,父母不要急于否定,而是對孩子的行為表示理解和接納,甚至可以主動詢問孩子的意見。但是如果孩子不愿意溝通,父母一定不要用威脅的語氣,例如“不上學怎么能考上大學?只能去搬磚,你太閑了,沒出息,干脆就在家里”等等。父母這樣說,只會讓孩子更加抵觸,甚至會做出離家出走等過激行為。
父母可以對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但是要注意,不能以商量的口吻和孩子討論一下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媽媽聽說你最近一直在打游戲,感覺你最近一段時間學習都沒有進步,你打算以后每天怎么辦?”
當孩子提出請求的時候,父母不要馬上否定孩子,比如:“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我說什么來著,你總是這樣。”等等。這些打擊性的話語,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心,對父母失去信賴。
父母要不斷鼓勵孩子,讓孩子學會與人溝通
當孩子玩游戲,不愿意上學時,父母不要馬上提上學、不上學會生出麻煩,要用合理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告訴他們上學的好處,遇到了什么煩心事也要及時跟老師溝通交流,讓他們感覺到父母在關心他。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與陪伴,父母應該給孩子愛與陪伴,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如果孩子是因為和父母關系破裂,那么父母應該讓孩子學會化解心理壓力,好好與父母說出自己的想法,爭取父母的理解,為自己的人生應援。
要知道孩子的人生道路是一步一步一步的,誰都無法走完,孩子的人生道路上,父母的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很有可能會毀掉孩子的后半生。
所以,在孩子青春期,我們更應該多給他們一些自由的空間,比如:讓他們自己決定要不要考研,而不是教他如何選擇。
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予他們幫助,而不是直接幫他們解決,或者一味地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
同時,也要適當地放手,不要過于約束孩子,畢竟,我們也是從那個年紀走過來的,要相信他們自己的判斷力和力量。
當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體會孩子的處境,他們才會理解我們的用心良苦。
來源 | 校長派
作者 | 芊和 源自網絡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