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健康知識包括哪些內容?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院長方增泉建議,在完善專業人才培養和維護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應積極探索,主動適應人際關系,培養一些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同時,在學校、社區、政府部門指導下,借助教材、媒體等途徑加強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心理健康素養。
值得一提的是,在心理專家的指導下,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對心理健康的重視,青少年們也被要求在心理健康輔導工作中加入相應的社團、校醫等,“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心理健康課程的開展,就像做體檢一樣,是對心理疾病的很大方式,而不是‘術’。”
不過,對于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姜振東建議,首先要通過科普宣傳海報、宣傳欄、宣傳欄、宣傳欄等,讓全社會大眾能夠知曉,抑郁癥患者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抑郁癥是一種疾病,它并非是個人的問題,而是社會整體的問題。但是患有抑郁癥的人,無論自己如何調整,都可能會復發。姜振東表示,針對已經出現抑郁癥的青少年患者,比如卡耐基、梵高、達芬奇等,他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盡最大程度地提供支持。
除了患者需要“對癥下藥”外,家庭的支持也很重要。
“對于青少年來說,父母最重要的是提供支持,讓他們相信,盡管他們現在經歷的一切都不如人意,但我們可以幫助他們逐漸走向成熟,和他們一起成長。”姜振東說。
抑郁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能得到充足的愛、呵護、理解、接納和支持,他們就會陷入一種“我被隱藏”的狀態,無法承受來自外界的壓力,抑郁情緒會一點一點地積累、積攢到一定程度,像火山噴發一樣,會摧毀一切。
“我們可以讓孩子覺察到,在抑郁的世界里,除了父母,還有自己。”姜振東介紹,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5%的青少年正處于心理亞健康問題,例如焦慮、抑郁、強迫、社交恐懼、自傷、網絡成癮等。
青少年抑郁癥的主要表現有: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力減退、疲乏、食欲不振,睡眠障礙、自我評價降低、自罪自責、缺乏樂趣、沒有辦法或不想做任何事情,對自己和別人都感到十分痛苦。
典型的抑郁癥征兆有:
1. 沉默寡言、興趣減退
2. 做事沒有興趣,沒有動力,缺乏活力
3. 容易疲勞
4. 失眠
5. 吃東西沒胃口,沒胃口
6. 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沒有價值,覺得自己是被嫌棄的
7. 食欲不振,沒有胃口,沒有胃口,什么都不吃
8. 失眠,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是因為情緒問題,而是因為生活有壓力,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導致睡不著覺,沒辦法,只能通過一些行為釋放自己,比如一個人待在家里,根本沒有什么事情可以做。
9. 身體出現不舒服,有強迫癥
10. 做事總是顧及自己的身體情況,容易疲倦
11. 缺乏自信
12. 總是擔心自己的健康
13. 對所有的事情漠不關心,甚至表現出過度擔心
14. 有自殺傾向,或反復洗手,或頻繁洗手
15. 如果不能戒除的人有輕度焦慮
,也可以轉移注意力
15. 覺得自己很失敗,并且已經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可以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16. 對生活失去興趣,沒有什么事情能吸引自己的注意力
17. 有自殺觀念,或者已經采取行動
18. 不敢面對現實,無法適應環境
19. 有自我否定的情況,經常會產生自殺的想法
20. 已經有自殺企圖,但是已經實施過,實施過后對自己造成傷害
21. 認為死亡是一種解脫,一種解脫
22. 想到死亡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想到以后這件事情就害怕,覺得活著沒意思,并且就算結束,還要花掉自己的生命
23. 一直以來覺得活著沒有什么意義,沒有什么意義
24. 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沒有價值,
25. 感覺沒有價值,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連自己最喜歡做的工作也覺得沒有意義
26. 感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甚至覺得自己是個廢物
27. 我感覺自己一無是處,不被別人喜歡,對任何事物都失去興趣
28. 如果生命的存在是一只耳朵,那么唱歌就是用耳朵打開耳朵來接收聲音的好方法,而不是用嘴巴告訴孩子世界的存在。
29. 無論何時,請記得告訴孩子,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保持安靜。
30. 別人的言行舉止,不要像你,以及對方,不要讓別人產生誤會。
31. 如果你不想讓別人覺得自己有問題,或者被別人說閑話,請不要過分關注別人的嘴。
32. 一個人最好的朋友就是兩個人心與心的距離。如果你不想讓別人誤以為你“遠離自己”,請記住對方的嘴,不要讓別人以為你“遠離”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