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一、青春期成長中的關鍵對話
學生是一個正在發展的人,是一個正在成長中的人。不管是人還是動物,我們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遠離父母,學校,社會,各個角落的尊重。我們在校園里,從小就開始了最簡單的交談,我們一般都會告訴自己要長大了,要說我們要上學了,要為人父母了,我們要自立自強。而這種成熟的生活模式,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我們的孩子對我們的話,是不是言聽計從,我們都不知道。我們通常告訴我們孩子要自立自強,不要太早,因為我們自己的身體都是我們自己的,我們想讓孩子自立自強是不可能的,如果孩子不自立自強,根本就沒有父母培養的。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就是自立自強。
但這個自立自強并不意味著一定要大包大攬,真正的放手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如果放任孩子去做,那么在長大后必然會有影響。
家長必須要注意的是,從小就該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不能事事都管著孩子,凡事都以孩子的意見為核心。
記得有一次,我的孩子很不喜歡收拾玩具,我一氣之下,直接把孩子扔了。事后孩子哭著跟我說,自己動手打人是不對的,如果爸爸能和我道歉,我一定會改。我非常驚喜地笑了,我以為孩子從此改掉壞毛病的時候就會了。可是等到他有一天收拾玩具的時候,發現他已經迷上電視了。從那之后,我發現原來孩子有這樣的習慣,是因為我在家里從來不會阻止孩子看電視,只有孩子看電視的時候我才會給孩子買一些益智類的書籍。
3、拒絕孩子盲目攀比。
每個人都有攀比的心理,孩子也是如此。有的孩子比較喜歡炫耀,看到別人有什么高興的東西,他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獲得。這種情況在有些家庭中是比較常見的,比如父母會給孩子很多錢,但是孩子沒有太多零花錢,這種攀比的心理會讓孩子特別羨慕別的小朋友,也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別人會瞧不起自己的。甚至會出現一些不好的情緒。
所以說,孩子在看電視時的攀比,無疑是在所難免的。但是家長要正確的引導孩子的看電視的頻率和年齡。
孩子看電視需要知道什么?
1、明確電視的主題
家長可以跟孩子提前約定好看電視的時間,比如說看一個小時就去休息一下,或者是晚上九點鐘睡覺,或者是十點鐘以后自己把電視關掉,等等。
2、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做一些益智游戲,既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也能鍛煉他的邏輯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這個過程中的一些細節來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對待電視,家長要更加
孩子一旦接觸到電子產品,就會無意識地被動畫片所吸引,無法自拔,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要注意,不要因為孩子聽話就讓孩子看電視,家長可以在家里的角落里適當的放些書本,或者是其他的玩具,不要放在茶幾上,這樣會分散孩子對于電子產品的注意力,更好的去減少對電子產品的興趣,更好的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參與一些有益的活動,比如說可以帶著孩子去旅游,去跑步,去打球等等,在這些活動中的你也會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讓孩子慢慢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這樣孩子的內心也會逐漸平靜下來。
4、你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帶著孩子一起去做戶外運動,因為游戲可以帶給孩子快樂,家長可以通過游戲去培養孩子的樂觀積極的性格,讓孩子在游戲中得到快樂,從而擺脫消極的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