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開始嫌棄父母了,你就開始用嫌棄他們的方式去愛他們。如果你認真審視自己,就會發現你在孩子身上找不到那么多優點。
其實,對于已經上小學的孩子,我們不必過于著急去責備他們,反而可以借此機會引導他們反思自己的行為。比如,你下班回到家,一眼看見亂糟糟的客廳,然后你很生氣,就會指責他們怎么又把衣服弄濕了。但是如果你換一種語氣對他們說:我不太高興了,因為我看到客廳很亂,需要我收拾一下。
如果你不說,孩子可能就不想和你說了,他壓根就不會去找你說什么,或者他根本就不會跟你說什么,他需要的是你能聽他說完,并且認同他的感受。
2.認同他的感受
孩子說的時候,其實不是在闡述他的感受,他根本無法理解我們在講什么,但他能感覺到的就是他的感受,因此,要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說:我不想收拾,太無聊了。你怎么會這樣說?你先聽他說,他肯定會說,你說的無聊,好無聊啊,讓我安靜一下吧。
這時候,你要看到他的情緒,肯定他的感受。
如果孩子還是說,今天的作業太多,很不開心,而且你讓他忍著不開心,他心里肯定會有觸動的。
這時,你可以用幽默的、建設性的語氣說:“是啊,雖然數學老師布置了作業多,可是我們真的很不開心,數學老師是不是也很討厭?”
孩子就會在被理解的支撐中,慢慢地放松自己,平緩過來。
當他真正體會到理解你的時候,他就會反思自己的錯誤,并反思自己的不良行為。
這時候,你可以用類似于輕松、幽默的口氣跟他說:
“我看到你現在非常的不開心,我好像能看到你現在很不開心,是不是?”
“哦,我感覺很難受,我能看到你很不開心,是不是?”
“我能看到你很難過。”
這時候,孩子的問題就已經很簡單了,已經能夠通過表達了,你就可以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
而不是你有情緒,就去要求孩子閉嘴,讓孩子自己思考。
不需要你一味地用權威進行道德綁架,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更加惱怒,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3. 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
當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時,要反過來問一問,他為什么會這樣?
孩子的理由不就是為了讓你停止嘮叨嗎?
要想孩子變得聽話懂事,爸媽首先要學會放手,把事情的主動權交給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孩子不想上學,這4個方法建議送給家長】
孩子不想上學時,家長有必要跟孩子“軟磨硬泡”一下,當然也是需要方法的,這樣做也是一種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不至于把事情搞砸。
孩子不想上學時,家長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讓他自己體驗一下生活中的困難,跟父母一起承擔錯誤的后果,讓孩子變得更有擔當,同時也為自己的錯誤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也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