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能結婚生子嗎(精神病能結婚生小孩嗎)
后臺私信經常收到患者以及家屬問:“我得了這個病能不能結婚生子?”或者是:“這個病會遺傳嗎?”今天老沈就在這里詳細的回答一下。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1、精神疾病患者可以結婚生子嗎?
首先,精神疾病包括很多種,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等屬于輕型精神障礙,而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屬于重性精神障礙。
通常,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等比較常見的精神疾病不影響結婚,只不過患者在疾病發作期間,思維情感比較消極,難以像普通人那樣維護好與戀人的關系,所以能夠走入婚姻的不多。但是如果積極配合治療,情況穩定后,是完全可以結婚的。
關于生孩子,也不必太擔心,這幾種疾病都不是遺傳性疾病。不過父母有抑郁癥的情況下,在教育方式、家庭環境上可能會偏消極,潛移默化地對孩子產生影響,所以孩子得抑郁癥的幾率會比普通人略高。為了減少這種風險,請一定注意盡量給孩子提供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
而像精神分裂癥、雙相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則有一定的遺傳幾率,但并不是說這類患者就不能結婚生子了。經過治療情況穩定了,也是可以結婚的。
發作期間能不能結婚需由專業人士提出意見。關于生子,則需要慎重考慮,參考專業人士對患者病情的評估及個人的意志做出選擇。
另外,無論是輕度精神疾病,還是重度精神疾病,都不建議在服藥期間懷孕,尤其是懷孕的前三個月,這段時間是胎兒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服藥的致畸風險較大。如果服藥期間不小心懷孕了,也一定要注意停止服用已被證明有致畸風險的藥物。
2、精神疾病患者結婚生子條件
再此告訴大家,精神疾病患者是可以結婚的,但有兩個條件:
一是精神疾病已經痊愈,患者能適應社會生活和恢復正常工作、學習。患者是否痊愈,應由精神科醫師判定。
二是一年以上沒有復發。值得注意的是,在患者結婚之前,應讓對方了解到患者曾患過精神疾病,使他們經過深思熟慮后,在完全自愿的基礎結合,這樣對患者結婚后的生活、工作及病情穩定才有好處。
有不少人在結婚前向對方隱瞞了患病的事實,婚后怕對方知道,偷偷服藥,減藥甚至停藥,導致疾病復發,這些對疾病康復都是不利的。
3、發病期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不宜結婚
在下列情況下,精神疾病患者不能結婚:
第一,正處于發病期間的精神分裂癥、躁狂抑郁癥或其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不宜結婚。因為他們在發病期間已經失去理智,常難以料理自己的生活,甚至會危害社會治安。所以,讓這樣的患者結婚不僅對患者本人無好處,也會給對方造成不幸。
第二,是發病期雖然已過,但精神癥狀尚未徹底緩解或正在治療中的患者,也不能結婚。因為此時患者對生活中和婚姻上挫折的承受能力尚差,往往使他們在熱戀中,或新婚之夜,或婚后不久病情加重,再次住院。
所以,那些想用喜事沖一沖來治療精神疾病,或擔心兒女患了精神疾病,影響終身大事,而給他們匆忙物色對象,草率結婚的做法是錯誤的,不僅難以達到目的,甚至還會因此而釀成悲劇。
因此,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婚姻問題,家屬一定要慎重、合理地給予解決。
至于遺傳問題,精神疾病的發生確實與遺傳有關,但它又并非完全由遺傳所決定,而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另外,符合上述兩個條件并已結婚的患者,還要去向專業人士咨詢遺傳風險度,如果風險度太高,則最好不要生育。具體情況應綜合個人的病情、所服用的藥物種類、家族精神病史等情況來決定。
總的來說,得了精神疾病,一定要盡早治療,越早治療康復得越快。謹遵醫囑治療,病情穩定后再考慮結婚生子是最為穩妥的。患者自身要保持病情穩定,盡量放下疾病的心理負擔,平靜而坦然地向對方告知自己的患病情況,宣傳疾病的性質和可治療性,只要堅持治療,就能最大程度保持病情穩定,病情穩定就能正常生活。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
如果還有其他心理健康問題,可以@心理醫生老沈關注并私信我,更多精彩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