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障礙現狀
從《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中,我們得知,全球范圍內青少年人數約有3000萬,其中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約為24.6%,也就是說大約每4個青少年中就有1人曾考慮過自殺。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約10萬青少年死于自殺,每分鐘就有2個人死于自殺,還有8個自殺未遂。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01
抑郁,也稱為青少年情緒障礙。
指的是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失、精力衰退,影響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抑郁,也是青少年群體的主要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心情低落,抑郁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感,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癥狀,如驚恐發作、心悸、胸悶、心慌、出汗、尿頻尿急、尿急、尿急、尿急等。
如果孩子出現以上癥狀,家長就應該警惕起來了,如果不及時去醫院檢查,耽誤孩子的治療,勢必會影響孩子一生。
那么,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1. 鼓勵孩子去嘗試新事物
當孩子遭遇挫折時,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失敗并不可怕,只要勇敢面對,一定能夠改變現狀。
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用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的能力,這一點,值得鼓勵。
2. 家長不要吝嗇表揚孩子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是鼓勵和肯定,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和肯定,并且鼓勵孩子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
例如:孩子在生活中犯錯誤時,要鼓勵孩子勇于嘗試,正確的進行自我反省,和正確的分析過程。
在孩子有過錯的時候,家長也應該及時的引導,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3. 家長要做好榜樣
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孩子觀察事物的能力是非常強的,所以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樹立孩子的正確的三觀,學會溝通,和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這個過程中的孩子是最容易聽得懂的。
如果孩子愛說臟話,家長應該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要知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他所接觸的事情不同,在不同的階段,他接觸的人也是不同的。
只有在相互平等的教育下,孩子才能夠接受家長的教育,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2. 父母以身作則
家長要想讓孩子改掉說臟話的毛病,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改掉說臟話的毛病,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以身作則,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自己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要真正做到以身作則。
3. 培養孩子的興趣
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家長可以在孩子平時的生活中多加的去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通過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來慢慢的去改變孩子的生活習慣,當孩子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時,家長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把孩子培養得越來越出色,所以說,家長的興趣愛好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發現孩子有一個喜歡做的事情,家長也可以給孩子報一個興趣班,孩子也會越來越優秀。
孩子總是喜歡做一些小動作,家長可以通過孩子喜歡的這個事情來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并且告訴孩子這樣做是非常有意義的,有利于孩子對自己的未來的發展,家長也能夠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
給孩子更多的關注
其實在育兒的過程中,對孩子關注非常的少,并不是說每個孩子都喜歡當小寶寶,就要專注力好,而且孩子的內心對父母的依賴感也會增加,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引導也會很好。但是如果家長過分的關注孩子的話,孩子就會受到影響,他們的內心也會變得越來越脆弱,對于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應該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
當孩子出現”情緒饑餓”的時候,家長應該怎么做
家長首先應該和孩子溝通交流,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明白”情緒饑餓”的存在,而不是一味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情緒上面。這樣就會讓孩子對于家長的教育引導產生抵觸,也就會影響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關系。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去貶低孩子,而是要去鼓勵孩子,”情緒饑餓”是一種很好的情緒饑餓,但是也是一種很不好的情緒。
孩子和家長”情緒饑餓”息息相關
其實就是孩子出現情緒饑餓的時候,家長要想辦法幫助孩子找到情緒的來源,從而讓孩子能夠在情緒饑餓的時候感受到愉悅的情緒,能夠不斷的去克服自己的情緒,從而讓自己能夠得到改善。所以家長要想辦法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去幫助孩子解決他的情緒,讓孩子能夠在情緒饑餓的時候感受到一點溫暖,讓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狀態去學習,能夠跟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那么孩子就會跟家長進行一個交流,就會告訴家長自己的一些想法,從而讓家長去幫助自己解決孩子的情緒饑餓,那么這樣就會讓家長的心靈上得到安慰,”情緒饑餓”的狀態就會慢慢的得到改善,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