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進法美篇(家庭教育指導優質課)
家庭教育促進法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城鄉公共服務體系,因此未來需要大量的家庭教育服務人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依賴于高水平的課程建設,家庭教育是一個專業領域,有自身的基本規律、基本規范和基本要求。這是家庭教育專業課程建設的前提。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目前我國家庭教育課程建設初步構建了現代中國家庭教育的知識體系,比如明確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對未成年人實施“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從而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既相互區別又實質關聯。
同時,以師范院校為主體聚集了一批專門從事家庭教育研究與人才培養的專業團隊,全國家庭教育學科建設聯盟才運作兩年,就聚集了近70所高校的專業人員;已經編輯出版了一批家庭教育相關領域的較高質量教材,高校課程、培訓課程和公共服務的課程教材體系有機結合,初步形成了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無縫銜接;初步構建起了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選修課程與面向師范生開設專業課程相結合的課程開設體系。前者屬于家庭教育知識與技能的普及,后者為未來教師供給家校社共育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據統計,從上世紀80年代北京師范大學首次開設“家庭教育學”選修課程以來,目前全國有超過100所高等院校面向大學生開設了家庭教育的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有些課程的質量非常高,比如南京師大繆建東教授的“家庭教育學”就是江蘇省一流本科在線課程,重慶師范大學也已開設教育學本科專業課程“家庭教育原理”;在研究生層次,包括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在內,有30多所師范院校在教育學學科下招收家庭教育碩士研究生,其中南京師范大學還建立了家庭教育學博士學位點。有些學校開設了“家庭教育原理”“家庭教育心理學”“家庭教育社會學”等學位課程與通識課程。
但在專業建設方面,家庭教育尚未列入高校本科專業目錄,很大程度上阻礙著高校家庭教育專業課程的建設。目前有關高校采取的基本策略是通過開設輔修專業(如首都師范大學)和微專業(如上海師范大學)供學生學習。
我國目前學前、小學、中學及特殊教育的專業教師數超過1607萬,2021年有191萬人次獲得了教師資格證書。這些發揮家校社共育骨干作用的專業力量,急需構建家庭教育專業指導的知識能力體系。 這些缺憾的存在恰恰意味著很大的潛在發展空間。因為傳統上家庭教育一直被當成私人事務,通常依賴于自身成長經驗,依賴于試錯機制,沒有得到專業性支持。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作為專業領域還遠遠沒有發展起來,還不能提供專門的工作崗位。這次家庭教育促進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確定家庭教育指導機構”“家庭教育指導機構對轄區內社區家長學校、學校家長學校及其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進行指導,同時開展家庭教育研究、服務人員隊伍建設和培訓、公共服務產品研發”,相信在很大程度上會激活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這一行業。
家庭教育的基礎性研究和實踐雖然近年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總體上還比較薄弱,開設家庭教育課程的師資力量還是相對缺乏。目前師范院校瞄準的主陣地還是學校教育,家庭指導服務和家校共育的知識與技能體系開發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今后,家庭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建設。一是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家庭教育通識課程,普及專業的家庭教育知識與技能;二是面向師范專業開設包括家校共育和家庭教育服務指導兩個方面的家庭教育專業課程;三是面向社會大眾開設家庭教育專業知識技能普及類課程,滿足龐大的社會需求。
當然,高質量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才培養依賴高質量的課程教材支撐。
課程與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因此家庭教育促進法提出“國務院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修訂并及時頒布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據此,研制家庭教育專業課程標準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行業標準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在針對師范專業開設“家庭教育學”這類通用性課程外,可針對不同學段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這些特殊類別開設相應的課程、建設高質量的課程與教材,以滿足不同學段和不同領域家校共育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專業需要。
課程教材建設需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立體化開發線下、線上、線上線下混合、實踐等高質量課程與教材,以滿足不同群體的學習需要,最大程度發揮課程教材建設效益。
應組建相應的課程教材建設團隊,打破學校與行業限制,充分發揮集體智慧,進行集體教研,實施集體攻關,課程要充分體現專題性、應用性、實踐性,既要普及專業的家庭教育知識與方法,又要解決廣大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