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育孩子不受誘惑(如何給孩子做誘惑訓練)
為什么很多孩子不喜歡學習?因為家長的“強制性”教育使學習變得“一文不值”,毫無誘惑性可言。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孩子的學習愿望是否強烈,與學習在他們心中的“形象”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在他們心目中,學習是充滿吸引力的,是非常令人期待的,不用家長提醒,他們也會懷著極大的熱情去學習。
為什么很多孩子對學習都有一定的反感情緒?是因為家長的“強制性”教育使學習變得“一文不值”,毫無吸收力可言。為什么很多孩子對網絡游戲如“飛蛾投火”般迷戀?除了好玩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那就是家長的“限制”增強了網絡游戲的“誘惑性”。
小學階段的好奇心是極強的,在好奇心的影響下,他們常常會產生這樣的一種心理:家長越是強迫他們去做一件事,他們就會覺得這件事很乏味;家長越是不允許他們去做的事情 ,他們反而覺得很有趣,總想偷偷摸摸地去做。用最通俗的一句話描述孩子的這種心理就是,哪件事情能吊他們的胃口,他們就會充滿熱情地、想方設法地去做這件事。
這也就是說,如果家長能夠讓學習變得充滿“誘惑性”,能夠成功吊起孩子學習的“胃口”,那孩子對待學習也會像迷戀網絡游戲那樣“義無反顧”。
一位家長是這樣吊孩子學習的“胃口”的:
從孩子剛上學起,我就堅持這樣的一個教育原則:不強迫孩子去寫作業,而是把作業變得充滿“誘惑性”,引導她主動去寫,例如:如果不認真對待學習,我就故意剝奪她學習的權利 ,以增強學習在她心目中的神圣感。
一次,她把作業寫得歪歪扭扭,我建議重寫一遍,但卻遭到了她義正詞來的拒絕。
面對女兒的不合作行為,我還是和顏悅色地對她說:“既然你覺得寫作業不是一件好事情,那從今天開始,你就再也不用寫作業了。”
女兒一下目瞪口呆了,傻傻地看著我,我一邊收拾她的書本一這說:“寫作業本是一件好事情 ,它可以使你掌握的知識更加牢固,但你卻總是用應付的態度對待它,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剝奪你寫作業的權利!”
看我不像在開玩笑,她一下慌了,下意識地去奪自己的作業本說:“我要寫作業,我要好好寫作業!”
我故意抬高作業本,不讓她夠到,并說:“對待學習那樣不認真,我已剝奪你寫業的權利 了,別寫了!”
女兒急得快要哭起來了,我只得與她“談判”,當她答應以后一定要認真對待作業時,我才把寫作業的權利“還”給她。
孩子天生是不反感學習的,相反,學習在他們心目中還有一種莫名的神圣感。就拿寫作業來說,他們不喜歡寫作業,總是用應付的態度對待作業,但他們了解不寫作業會有什么樣的后果:被老師批評、新學的那些知識掌握不了……如果家長真的剝奪了他們寫作業的權利 ,他們肯定會表現出焦急的情緒。家長的這種做法會使孩子更加珍惜寫作業的機會。
不管是對待作業還是其他學習任務,這些小學階段的孩子總會出現態度不端正、應付了事的現象,這時,家長不妨用“剝奪孩子權利”的方式來教育他,這實際上也是吊他學習胃口的一種好方法。
需要家長注意的是,這一方法是有一定適用范圍的,它只對那種“沒有被弄壞學習胃口”的孩子適用。
孩子的學習愿望就如一枝嬌嫩的花,如果家長不懂得用養料滋養它,還常常用拔苗助長的手段摧殘它,它很快就會凋謝、枯萎。這里的“養料”是指家長給孩子做出愛學習的榜樣、用合適的方法去吊孩子學習的胃口,“拔苗助長的手段”是指用強制的方式逼迫孩子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