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心理咨詢與健康教育研究會(福建省心理健康研究會)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6月17日至18日,首屆福建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展論壇在廈門大學舉辦。受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林和平委托,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成員林生線上出席會議并講話,廈門大學黨委副書記徐進功代表學校致辭。
林生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福建省教育系統始終堅持立德樹人,以推動“組織領導、系統謀劃、隊伍建設、課堂教學、篩查預警、疏導服務、協同推進”等七個方面工作為抓手,全力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不斷完善、形式載體不斷創新,基本形成了具有福建特色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
林生強調,各校要以舉辦論壇為契機,全面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要整合心理健康服務各方資源,建立有效協同聯動機制,貫通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服務、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治療各環節,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要加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科學防治心理問題的能力,更好發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輻射帶動社會心理健康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將心育有機融入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等諸育教育教學中,著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徐進功致辭表示,廈門大學歷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來,廈門大學堅持“大思政”育人理念,不斷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徑;堅持守正創新,用好線上、線下兩個教育平臺;堅持突出重點,抓好知識教育、宣傳活動、咨詢和危機干預三項工作;堅持力量協同,建好專職教師、兼職咨詢師、輔導員和學生團隊校內校外四支隊伍,形成了具有“廈大特色”的“一種理念、兩個平臺、三項重點、四支隊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連榕教授作論壇主旨報告,客觀分析了福建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圍繞如何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深入闡述。
論壇中,與會代表線上參加了由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主任李焰教授作的《高校心理咨詢中心主任的行政意識、責任與擔當》和北京和睦家醫院執業精神科醫師徐凱文副教授作的《高校心理危機干預的技術與倫理議題》專題業務培訓。來自廈門大學、福州大學、華僑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泉州師范學院、黎明職業大學和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的八位代表作了大會經驗交流。各高校代表還圍繞“心理健康教育協同育人工作機制的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的培養與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設”“心理健康教育的專家督查與支持”“大學生心理危機評估、預警及干預”“疫情期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典型經驗”六個議題進行了分組研討。論壇期間,參會代表實地參觀了廈門大學心理咨詢中心“一站式”學生社區和心理健康教育基地。
據悉,本次論壇在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指導下,由福建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主辦,廈門大學學生工作處、廈門大學心理咨詢與教育中心承辦。作為福建省“5·25”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動之一,論壇旨在實施“一地集中會商”,加強跨校跨地協同聯動,構建高校一體化機制化工作機制。福建省近百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和教師代表參加了論壇。(圖文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