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后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更嚴重
今年的疫情期間,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素養狀況不斷提升。
對此,心理專家、醫護人員、家長、老師和心理專家們提出了建議。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2020年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年,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為7.4%。
隨著年級增長,抑郁檢出率呈現上升趨勢,抑郁隨著年級的升高而升高。小學階段的抑郁檢出率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檢出率約為1.9%-3.3%;初中階段的抑郁檢出率約為三成,重度抑郁檢出率為7.6%-8.6%;高中階段的抑郁檢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檢出率為10.9%-12.5%。
并且在初中階段,相當于整個中學階段,孩子的抑郁檢出率達到了5成,這也意味著每個孩子的抑郁檢出率都會呈正態分布整體上升趨勢。
圖4
什么樣的孩子更容易抑郁?
導致孩子抑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1.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
2.家庭親子關系不和諧,與孩子溝通不良
3.與學校老師關系緊張,被老師批評后,產生自卑心理
4.家庭親子關系緊張,家庭氛圍不和諧,導致孩子情緒容易產生抑郁
我自己的經歷,可以參考借鑒:
1.初二之前,兒子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與班里其他同學關系都不錯,后來,他沒有堅持學下去,是因為學業緊張。我給他報了一個物理輔導班,腦子進水后,我看了他很久,發現他還是不認真。當時我批評了他,我沒有和他爭吵,更沒有說教他,只是從網上找了些課程給他聽。結果,他磨磨蹭蹭蹭蹭一小時,翻來覆去不肯做作業。我沒有指責他,而是走過去把他的書包整理好,和他一起討論。我問他為什么不做作業,他說老師說不能寫ABCD。
我終于明白了,不是兒子不想學,而是他根本沒有學會學習。所以,父母應該和孩子一起分析,放棄的不是作業,而是效率。孩子每天都要學習,你覺得他長得長得好看,有沒有用在學習上?
對待孩子學習上的馬虎,我認為可以從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孩子之所以這樣做,其實是不懂得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沒有想到學習的長處是掌握知識的方法,所以他會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要想讓孩子學會總結,需要父母幫他建立對學習的合理的認知,孩子才會正確、真正地使用這些方法。
但是父母只要一個舉動,孩子就不想去學習,這就是家長要改變的思維方式,當你采取行動的時候,你就會改變對孩子的看法。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家長不要急于求成
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有快有慢,不同的孩子擅長的科目不同,可能有的孩子確實很擅長,但是也有很多孩子比較笨拙,這個時候不要急于求成。你可以試著先讓他對某科目有所改變。比如孩子的數學不好,你可以告訴他,如果你一直在學校里學得不錯,并且一直在學校里學得很好,學校里學得不錯,那你就可以繼續學好,如果你確實在學校里學不好,那就可以請家教,不要放棄自己的努力。最后還要學會及時的復盤。
第四步:及時的表揚
每當孩子表現出對某科學習很感興趣,家長也要及時的表揚。如果孩子考得不錯,家長可以偶爾地給孩子一些小獎勵。如果孩子的成績不好,家長要做一些小獎勵,告訴他下次爭取更大的進步。或者讓孩子做一些提高學習效率的題目,然后仔細檢查。
如果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也能看到孩子認真,按時完成作業,并且很有條理,那就表揚孩子。如果孩子因為成績差,不開心,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幫他找到學習的成就感。
以上就是對孩子學習動力的全部看法。對于家長來說,看到孩子成績不理想,應該先從孩子的興趣入手,根據孩子的興趣點,引導孩子去努力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自己而不是為家長,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