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衛生日知識問答(世界精神衛生日小知識)
世界精神衛生日,有些知識你該知道

世界精神衛生日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有些知識你該知道
十月十日馬上到了,
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世界精神衛生日。
那么講到這里大家可能就會好奇,究竟什么是“精神衛生”?別著急,硬核干貨馬上就來,快拿小本本記下來!
心理衛生也被稱為精神衛生,它是關于保護與增強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學原則與方法。
同時心理衛生對于不同年齡段有著不同的心理特點,像是十五六歲的青年人與四五十歲的中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就大相徑庭,因此判斷是否心理健康也是有著不同的標準,而針對不同特點的心理問題展開不同的治療以求達到統一的“心理健康”狀態是心理衛生的主要目標和最終指向。
心理衛生對于保護個人心理健康來說萬分重要,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保障自己的心理健康?
首先,我們需要樹立正確的三觀,三觀可以決定我們看待事物的方法,例如同樣的一個講述助人為樂的新聞,有的人看見了會產生正向積極的想法、有的人看見了反而會懷疑背后的陰暗面以及新聞出現是否是為了可以引導我們等等不好的想法,因此正確的三觀可以保障我們對生活、世界保持著正確的看法和態度,能夠在面對事情的時候保持冷靜、客觀、科學的心態去對待。
其次,我們需要防止與克服心理沖突,心理沖突也是心理矛盾,是很平常的一種心理狀態,最簡單地說重視吃麻辣燙還是黃燜雞有的人都可以矛盾很久,我們也叫這種行為為“猶豫不決”,但是簡單的心理矛盾是正常的,一旦心理矛盾加深就會形成心理問題,因此適當地跟自己做調節,防止發生惡劣的心理沖突。
第三,我們要積極地融入集體之中,一個人孤獨久了就會產生抑郁情緒,并且會用悲觀的心態看待世界,會對生活失去希望,因此經常的參加集體活動有助于我們“接地氣”,排解心理煩惱、使我們心情舒暢。
最后,要正確地看待自己,不可以過度的自傲也不能強烈的自卑,要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然后秉承著“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的心態去生活,不偏激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善意!
在這里有一個冷知識:進入天高氣爽的秋天,精神疾病就診人數會比以往高出30%,而很多人因為在忙碌的生活中疏忽了對自己心理問題的關注,遇到不開心、煩悶也只會忽視,長此以往就會形成嚴重的心理問題,這也反映了一個社會現象就是無論是諱疾忌醫還是刻意不關注大家都把心理問題當作無關緊要的事情、同時治療方法也有很多,所以大家不必驚慌,我們拿抑郁癥的治療舉一個例子。
抑郁癥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引發的疾病,西藥治療是以直接的神經阻斷方法,對傳導神經進行麻痹和阻滯,使患者在一定時間內達到病情平穩的外在效果。優點是見效快;缺點是副作用大、終身服藥。中醫治療重在對臟腑功能進行調節,以氣機暢達為目的。優點是根除性強;缺點是見效慢,許多患者等不到見效或治愈就會放棄。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抑郁癥,優勢互補,能夠降低西藥抗抑郁劑的副作用,較快的緩解抑郁癥的核心癥狀及周邊癥狀,并且療效 穩定,不易復發。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心理問題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實際上現在生活中有很多被心理問題困擾的小伙伴,在這個特殊的節日到來之際,希望大家對他們多些理解,也希望出現心理問題的朋友們不要放棄,未來很美好!生活很美好!你,也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