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長懇談家庭教育:注意培養孩子的四種能力(老校長懇談家庭教育:注意培養孩子的四種能力是什么)
文丨曹丙茂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一、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父母對孩子嬌生慣養,從小就對孩子的一切包辦代替,這樣培養的孩子就是一個無能無用的人。
要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首先要培養孩子好好吃飯,好好睡覺,這是對孩子大腦發育最好的支撐,也是對培養孩子的身體和心靈的基本要求。先從生活瑣事做起,吃飯、睡覺、穿衣服等方面不要依賴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讓孩子從小養成自立的習慣。其次要督促孩子做些家務事,如掃地、搞衛生、洗碗、洗菜、洗衣等,培養孩子勤奮的習慣,同時又能融洽親子關系,讓家庭更和睦。第三,創造條件,鼓勵孩子多參加各種各樣的勞動。勞動的本質就是培育人鍛煉人塑造人。孩子通過勞動,體驗到勞動能創造財富,勞動最光榮。孩子通過勞動,與工農大眾接觸機會多一些,體驗到勞動人民最光榮最偉大,增強了孩子與工農大眾的親切感。勞動也是一種磨難教育,因為勞動要流很多汗水,要付出很多心血,孩子通過勞動,才能體會到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咸,要珍惜財富,要熱愛生活,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毅力和能力。第四,引導孩子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扶貧調查,訪貧問苦;疫情調查,了解一些醫藥知識;人口普查,了解人口生育狀況;參加社區各種活動,如民事調解,了解基層社會狀況;植物標本采樣,了解一些農業知識等等。豐富孩子的知識,提高孩子融入社會的能力,增強了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和個人的辦事能力。
二、培養孩子自我成長和規劃的能力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終身成長。
孩子長大以后,將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家長應啟發孩子對自己的成長樹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不是考試 成績多少分,排名幾名,而是一個人的高尚品格、自我效能感、強大的使命感、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成長型的思維,達到高標準水平,具體如下:一是目標制定要切合實際。即自己的基本情況是什么,然后根據個體的實際來制定目標。例如,孩子參加高考后,應根據孩子的實際選擇什么樣的高校,如果一味追求名牌大學,往往期望值太高,而造成希望無望。二是目標實現要從一做起,就是先制定近期目標。例如,我的學業成績近期要達到什么目標,我的學業階段要達到什么目標,在這基礎上,循序漸進,才能制定以后的目標。三是制定目標,不能想入非非,不能趕時髦,不能空喊口號。例如,我要當科學家、當名星、當大官、當富豪等等。這樣的目標只能有口號,無實際意義。
任何成功者能實現預期的目標的秘訣就是自控力特別強。一個人如果能嚴格控制自己,該做什么,就一心一意去做,不該做什么就堅決不做。只有這樣長期堅持,自己期盼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好動、貪玩是小孩的天性,家長要教育孩子自己管住自己,貪玩不能無度,不能患有手機依賴癥。手機癮過度,會導致患上各種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如干眼癥、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腦血栓、抑郁癥等疾病,嚴重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第二,要教育孩子經得起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和誘惑,外界各種干擾不亂套,忍著、受著,忍過了受過了,你就排除干擾了,你就勝利了,做到視而不見,雷打不動,心靜出智慧,專心專意為實現目標而奮斗,只有這樣堅持下去,一定有好的收獲。
三、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所謂學習力,就是學習的動力、學習的態度、學習的能力、學習效率,重要是要有創新思想和創造力。
1.家長首先要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一是從我國百年屈辱史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70多年光輝創業史。教育孩子,國弱則民殃,國強則民安。中國只有強大了,百姓才能安居樂業。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必須要讀好書。二是從家庭狀況看。貧窮的家庭要窮則思變,孩子只有讀好書才能擺脫貧困的面貌。富裕家庭也面臨著這個問題,富不過三代循環社會規律告訴我們,后代不奮發圖強、不努力讀書,富裕家庭也會變窮,這也是避免不了的。三是世界上沒有救世主,普通老百姓的命運靠自己掌握。靠大樹樹會倒,靠娘娘會老,只有靠自己才可靠。四是要從讀書細節上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激發動力,要根據孩子學習興趣發展規律來引導學生,什么年齡階段學什么內容興趣高,就引導學生學什么。例如,13歲前的孩子形象思維直覺思維模仿能力比較強,這個階段學習語言會最合適,孩子背誦古詩比大學階段更容易。這個階段學奧數比較困難,會出現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孩子每當學習有好的效果,家長應放大孩子的成就感,用“限題計劃”提高效率。家長還可帶孩子做些小實驗,鼓勵孩子自學加討論等多方面,都可以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
2.要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教育孩子既不是為家長讀書,也不是為老師讀書,而是為自己讀書。讀好書是為了自己更健康的成長,將來更優秀。讀好書是自己的一份責任。
3.上課要專心聽講,不能分散精力。因為老師講課的內容一方面是課文中的核心內容、基本內容,另一方面老師還講了一些課文中、書本中以外的但又很重要其它的知識,對學生更深刻理解知識更有幫助。再次,老師講的內容,有可能就是下一次考試的題目。學生不認真聽講,往往錯過了機會、
4.學好語文知識。語文學科既培養語言的運用能力,即聽、說、讀、寫和譯五種能力。還承載著思維、審美、文化更深層次的培養任務。學好語文知識是學好一切功課的基礎,也是學好文科的核心。一是要大量閱讀。對語文課文要反復閱讀,還要培養孩子博覽群書,這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孩子語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二是背誦經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養孩子語言素養基本功之一,如背誦古今詩詞、白話詩歌、文言散文、短篇散文和古今中外的格言,會提升孩子的語文功底。三是堅持寫日記。日記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辯別能力,增強孩子的自我約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練孩子的意志力和積累作文素材。總之,學好語文要培養孩子高度的綜合能力、高水平的寫作能力,極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靈活的處世能力。
5.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F在不少同學從網絡上搜集有關學習資料,這是一種好習慣。但是如果不用專門筆記本做筆記就會過目而忘,有些知識只能是碎片化,無論是課外的知識,還是課文中的重要內容都要作筆記。積習成常,積小成多,筆記本成了資料庫,當你需要某些內容而忘記了,就要翻閱筆記溫習一下,就會記住不忘,學習和工作時就能得心應手。
6.強化記憶力。好的記憶力是學好知識的基本功,能提高學習效率,怎樣強化記憶力,要做到八個字:“責任、專注、技巧、堅持”。責任:就是對自己讀書要負責,要有一種強烈責任感,為了學到知識,要非記住不可,決不能有絲毫懈怠。專注:要記住什么,排除一切干擾,鬧中求靜,集中注意力,在瞬間強化記憶,將該記的知識記住,做到過目不忘。技巧:提倡沉著思考記憶,擺脫壞情緒和不良環境影響,把知識與常識經驗聯系起來,通過旁搜遠紹,擬于不倫、對比、排列、計算等方法記住應記的知識。堅持:要堅持死記硬背。理科有許多公式、法則,外語單詞、外國人姓名讀起來枯燥無味,記了多次,還是難記住,令人煩惱焦心。但是要鞏固學習成果還是要記。所以,只有笨辦法——死記硬背。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決心,有毅力,是一定會記住的。
7.拒絕固定型的思維,淬礪思考,深層次掌握知識的內涵。讀書不但要坐得住,讀得進,更重要是要勤思考、巧思考,這樣掌握的知識才能熟練、深刻、牢靠。所以,要強化大腦的思維能力。要學會邏輯思維,就是按照事物的客觀規律地去向思考問題。要學會逆向思維,就是人們認為不可能想到做到的,去逆向思維,不但能想到,而且能做到,還可以出現奇跡。毛主席經常堅持逆向思維,取得一個勝利又一個勝利。例如紅軍長征四度赤水,順利地擺脫了國民黨的圍攻。美國發動侵略朝鮮戰爭,還騷憂我國東北地區,美國總統,國會議員、軍隊等高層人士,認為中國不可能出兵參與戰爭,因為當時新中國剛成立,百廢待興,國力很弱。而毛主席多個晝夜不眠,反復推敲,決定出兵朝鮮,堅持抗美援朝,結果打敗了美國為首的侵略軍。打擊了侵略軍的囂張氣焰,打出了中國人的志氣,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學習知識也是這樣,有些疑難問題難解答,通過逆向思維,就有答案了。要學會異想思維,有些事似乎與原事物一點不沾邊,當你把兩者聯系起來,問題就解決了,答案就出來了。例如,某學校一個班教室蚊子多,令師生頭痛。后來,班主任號召全班同學想辦法消滅蚊子,同學們很積極,有的拿電風扇,有的拿撲扇,有的拿除蚊藥,有的拿草藥等等。唯獨一男同學拿一把鐮刀來,很多同學恥笑他。后來老師問他,你為什么帶鐮刀來。該同學說,教室蚊子多,是因這教室外面荊草叢生,蚊子就藏在草蓬里,當教室窗門一開,很多蚊子就飛進了。為了根除蚊子,就應鏟除教室外的荊草,蚊子就少了很多。老師根據這學生意見把教室外面的荊草除掉了,教室的蚊子就少多了。學習知識也是這樣,有時異想就會天開。還要學會多維思維、抽象思維、開放思維、成熟思維、成長型思維等多種思路去思考問題,大腦就活、靈、巧,學習知識也就順風順水了。
8.堅持理論與實際(生產、生活、科研)相結合。我們在實際活動中與學到的知識有什么關系,要善于聯想。特別遇上一些疑難問題,就可以找我們學到的知識來指導,來破解。這樣既加深了對知識的認識,鞏固了學習效果,又鍛煉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人們在不同的生活條件下,如何寫不同的應用文,這是客觀需要。還通過寫好多種應用文,既可提高寫作能力,又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處于現代信息化時代,如何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新型科技指導生產、生活、科研,是我們學好知識的最佳選擇。
9.讀書與養生相結合。讀書本身就是一種養生,只有靜思,才會有好的心態,才會有好的學習效果。讀書不能蠻干,張弛有度,當你學習疲倦了,你就要停下來,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如做眼保健操、練廣播操、散步、打太極拳,開展文娛活動等項目。這樣緩解了疲勞,激活了大腦細胞,才有好的精力繼續學習。
10.要將智能手機成為孩子求知學知的好工具。要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一是要引導孩子能鑒別是非。當孩子打開網絡時,呈現孩子面前有一個實在的現實世界,也有一個虛似世界,加上孩子的心靈世界,孩子很難分清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家長應引導孩子分清什么是香花,什么是毒草。例如,兒童不良動漫動畫作品、網絡“飯圈”亂象問題;不良社交和不良文化問題等等多個方面都在危害未成年人。必須清除網絡上的毒草,使孩子接受積極上進正能量的教育。二是不要使孩子上網成癮,不能把手機成為玩游戲的工具,不能成為消磨時間的玩物,不能成為刺激未成年人的怪物,不能成為手機的奴隸。三是教育孩子要堅持自律,嚴格管住自己,用手機學習科學知識,豐富自我,完善自我,使手機成為促使自我成長的好幫手。
四、培養孩子融入社會的能力
任何人要真正達到融入社會做到暢通無阻,就必須具有良好的性格,必須具有良好的處世能力,必須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性格,必須做到三點。
一是要克服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有的人為什么性格不好,就是唯我獨尊,唯我獨王,一切都是我的,一切都要為我效勞,容不得人,容不得事。不但想當皇帝,還想當皇帝的爸爸,這樣的人到哪里,哪里就不得安寧。人們遠離他,人們鄙視他,人們討厭他。
二是要克服多種心理障礙。自我封閉心理障礙,情感淡漠,似乎與世隔絕。目空厭世心理障礙、悲觀,不愿與別人交往。膽怯羞澀心理障礙。畏縮、枸謹呆板,躲躲藏藏。嫉妒心理障礙,見不得別人好,排他性。代際心理障礙,年長的人與年青的人互相瞧不起。自傲心理障礙,目空一切,瞧不起人。自私心理障礙,鐵算盤,斤斤計較,心胸狹窄。猜疑心理障礙,懷疑一切,不相信任何人。報復心理障礙,對方任何人招惹了他,他就要報復對方。機械心理障礙,形而上學看原則,幾乎沒有一個人親熱他。只有克服種種心理障礙,才有好的心理素質,養成良好的性格。
三是要學會善良。胸懷開闊,尊敬人,說話辦事多為別人著眼,包容,不會小肚雞腸,能與各種各樣的人交往,待人謙虛,態度誠懇,面帶微笑,說話輕言細語,似春風般的溫暖。尤其是不怕硬欺軟,善待弱勢群體,體現了文明的高境界
良好的處世能力。遇上麻煩事件糾纏不清的事,不急,不沖動、不亂,而要冷靜。靜是高境界,能守住靜,就能亂中生智,就有立足之地,就能守住人生,就能得一方安寧。冷靜思考,就不會情緒激動,就不會亂作為,就有好的策略和辦法,就能穩坐釣魚臺,應對各種煩天腦地的事。
要分清是非。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頭腦要清醒,要有堅定的立場,不能腦袋長在別人的頭上,而搖擺不定。
要伸張正義,驅除邪惡。要維護黨、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振興正能量,打擊黑惡勢力,打擊歪風邪氣。
要敢于處理,果斷處理,雷厲風行,辦事干脆利爽、成功。
良好的人際關系。自己要有實力,才有話語權。一個人什么都干不好,什么都不會干,就失去了說話的資格,得不到人的尊敬的欽佩。
會說話。該說的就說,不該就的不說。對什么人講什么話,對什么事說什么話,都要有分寸。說話要說理達,舉例清,擇辭準,喻世明,輕重有度,褒貶有節,進退有余地,游刃有空間,句句忠言讜論,滿足了對方“心理需求”,令人佩服。
會辦事。就是善于掌握與各色人辦事的藝術,需做什么事,用什么方法,做到天衣無縫,滴水不漏。
會做人。最核心的就是要有辭讓之心,淡泊名利,不爭名利,因為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多有是為了得名利而互相排擠、對峙而造成僵局。在利益分配時,大方,吃得虧起,不斤斤計較,愿與你交往的人就多了。當然如何做人是一門精深的學問,要掌握這門學問,要不懈努力,才能達到一定的境界。例如低調做人,講誠信、講良心、能忍讓,堅持和諧、講究中庸,做人的方與圓,糊涂之道等等,都有其方法和規律,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掌握,才有所造詣和提高。
二0二二年九月
☆ 作者簡介:曹丙茂,湖南郴州人,中共黨員。曾任小學教師、校長、縣教育局干事、鎮黨委副書記、書記、縣紀委副書記、農業開發辦主任、縣委農村部副部長、能源辦主任等職。現退休。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編輯:易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