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考差了父母罵孩子(小孩考的差該不該罵)
看著孩子整張試卷都是大紅叉叉,任何一個父母都會急火攻氣,唯有打罵方能解氣。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我曾經也是,滿以為打一次狠的,孩子能長點記性,可并沒有,反成了頂心頂肺的“冤家”。
回想起那段失敗的教育,才真正明白波蘭作家顯克維支曾經說過的:
“如果每個孩子都能有一只“溫柔的手”在引導他前進,而不是用腳去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01“每次都不是打就是罵,我考不好全賴你們!”
兒子成績一直不怎么好,每次拿試卷回來都讓我和老公好一頓抓狂。
明明很簡單的題,他總能完美地避開正確答案,從沒讓我們滿意過。
我總忍不住會氣急敗壞地責罵道:
這么簡單的題也做錯?虧我整天好吃好喝伺候著,還不如養條豬呢!
考這么點分,你對得起誰啊?
今晚不要吃飯了!下次再考成這樣,干脆別回來了!
馬上去給我做幾張試題!做不完不準吃飯!
有好幾次,還給我弄了個不及格回來,孩子爸沒忍住,狠狠地胖揍了他。
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我和他爸都知道是不好,可好話也說盡了,還是沒長進,只有不停地打罵希望能讓他有“怕”的一天,乖乖改正 。
可事與愿違,這孩子皮越來越厚實,練就了“刀槍不入”的身體,我的罵和嘮叨成了耳邊風,他爸的小棍棒早沒有了威脅,更像是給他撓癢癢。
成了“老油條”后的兒子成績更加差,作業也馬虎虎,或者干脆丟三落四。
老師的投訴幾乎從來沒斷過,他“老人家”倒好,每天回來該吃的吃、該玩的玩,一點沒影響。
六年級期中考,排名直接墊底,孩子爸又上火了,操起奶奶的搟面杖就要動手。
在我們都忙著阻止孩子爸時,孩子卻像個誓死的英雄似地迎了上來,咬著牙說:
“打啊打啊,打死了省心!天天不是打就是罵,我考不好全懶你們!”
這下算是把“臉”撕破了,身高快趕上他爸的兒子開始了公然對抗。
誰都不能再罵他半句,他連試卷都不給我們看,只有通過班主任的投訴才知道他又拖后腿了。
現在好了,打不得,罵不得,成了同一個屋檐下的仇人,我每天除了唉聲嘆氣,就是焦慮到徹夜難眠。
02 有效引導,運用“登門檻效應”激發孩子學習內驅力
可能只有兒子把我們當仇人時才發現,原來他以前只是成績不好,還是算聽話的。
現在不但成績沒上去,還學會了叛逆,把父母當仇人,這簡直就是白眼狼啊。
不知哪個名人說過,孩子不爭氣,父母就算賺再多的錢也沒用。
我真是切身體會了,那段時間,我連上班的動力都沒有,感覺自己很失敗。
辛苦我遇到了一位很厲害的心理學老師,他和我說:“喜歡打罵、羞辱、管制孩子的父母,會給孩子人為制造很大的阻礙!因為孩子的內驅力,往往都是被家長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扼殺掉的。”
考不好,孩子本來情緒就很差,回來不是罵就是打,只會讓他對學習更加畏懼。
孩子原本想要虛心接受父母的教誨,可父母的責備與嘮叨卻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
一旦有了逆反心理,孩子就會變得我行我素,只要一遇見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事情就會排斥、反抗。
事實上,逆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父母只要留意一下自身的言行,改變一下對孩子強硬的態度,給予孩子適當的關懷、有效的引導,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會慢慢消失不見。
只有在共情孩子的情緒,幫助他解決問題的前提下,溝通才是有效的,一味地打罵其實只是發泄我們自己的情緒,根本不可能對孩子起到幫助的作用。
每一個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最聰明的做法是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再考慮如何處理問題。
孩子學習成績下降,你可以用“FFC模型”鼓勵和認可他,激發他的學習驅動力
老師建議我們可以這樣說:
“寶貝,你沒考好,我也不開心!(F feeling,描述感覺)
其實,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只是這段時間不夠努力(F fact,用事實說話)
有些很難的題你都做對了,比我小時候厲害多了”(c compare,跟什么比較一下)
心理學有個詞叫做“內在動機”,指出人們做事情的動力,源自于內心。一個人只有在自愿的前提下,身心才會做好準備,主動付出努力。
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不是強加給孩子一個結論,而是要支持和尊重他們。
03 不打不罵,學渣孩子成了學霸
經過老師的指點,我和孩子爸才醒悟,不是兒子不好,而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那現在該怎么辦?我急于向老師請教方法。老師給了我以下幾點建議:
1.向孩子道歉。一定要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緒!
2.先找優勢科目,獲得學習的信心。
3.找優點,穩固學習的自信心,激發學習的內驅力。
我聽從了老師的建議,首先跟孩子誠心地道了歉,親子關系破了冰,兒子開始向我們打開心扉。
真的如老師說的那樣,剛開始,兒子沒考好心里真的很慚愧的,也很想努力。
可我們每次都沒有顧及他的感受,非打即罵,久而久之,他對我們只剩下了埋怨,學習也沒有任何動力了。
親子關系好了,兒子也能聽進我們的建議了,接下來就是幫助他在學習上找回信心,總結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
可是談何容易,一直以來的成績都不好,想要進步真的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我們都怕孩子會打退堂鼓。
沒想到的是,他反而充滿了信心,學習動力十足,每天都自覺而有規律地學,很快就趕了上去。
老師說,這就是被激發了學習力的孩子應有的表現,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催促,更不需要打罵就像個充足了電的馬達似的。
當我們喚醒了孩子的成長內驅力,不用在他屁股后面催著、逼著,他自己就會朝著目標不斷前進!
最后,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