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家庭教育的問題(鄉村家庭教育的現狀及困惑)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鄉村家庭教育日益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在日前舉辦的“關注鄉村家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家庭教育論壇上,專家指出,鄉村兒童家庭教育面臨著理念陳舊、鄉村地區家庭教育專業人才匱乏、鄉村學校家庭教育指導能力偏弱、鄉村地區家庭教育支持功能的缺乏等問題。這些問題成為制約鄉村家庭教育和鄉村教育發展的關鍵問題,成為鄉村振興必須要啃下的“硬骨頭”。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教育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實現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振興鄉村教育賦能鄉村振興,是教育的職責和使命。在國家鄉村振興整體戰略的引領下,鄉村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歷史機遇期和新的階段,作為鄉村教育中重要一環,提升鄉村家庭教育質量刻不容緩。
家庭教育關乎廣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國家民族的長遠發展。當前,鄉村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系統中特別薄弱的一環。鄉村家庭教育較為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會的原因,比如家長教育素養較弱、家校合作意識不強、鄉村學校家庭教育指導能力欠缺,導致家校協同合作不易開展等。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家庭教育不僅關系個人,更關系到社會和國家培養什么樣的人。立足于當前鄉村家庭教育困境與需求,需要通過國家政策引領、專家團隊研究、教師專項指導、家長參與培訓探索鄉村家庭教育的新路徑、新方法,切實增強鄉村家庭的內生動力,增強家庭幸福感。
政府要堅持宣傳與激勵并行,營造重視鄉村家庭教育良好氛圍。各地相關部門應構建全方位多元化宣傳渠道,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為主要教育內容,構筑鄉村立德樹人的新陣地,不斷豐富鄉村家庭教育形式。提高各級教育平臺線上影響力,推進城鄉家庭教育網上學習平臺互聯互通,建立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系統。挖掘鄉村勞動教育資源,促進鄉村和城市家庭教育互聯互助,構建城鄉社區家庭教育溝通交流機制,不斷縮小城鄉家庭教育差距。
專家團隊要通過定期開展調研,為鄉村家庭教育提供智力支撐和科學指導,不斷推動鄉村家庭教育落實落細。逐步引導鄉村家庭樹立科學教育觀念,理性確定孩子成長目標,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同時強化自身學習意識,提高教養能力,營造良好家庭氛圍。
相關教育部門要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作為鄉村教師業務培訓的內容,提高教師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能力和水平。推動完善鄉村家校社銜接配合機制,形成家校社協同育人有效模式。要會同婦聯等部門協同推進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依托鄉村家長學校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積極為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提供支持。
鄉村地區留守兒童是鄉村教育中的特殊群體,留守兒童教育是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民政部2021年的數據顯示,截至“十三五”期末,我國共有643.6萬名農村留守兒童,96%的留守兒童由祖父母隔代監護和親友臨時看護。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監督,鄉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更易出現空白。為此,要為留守兒童制定相對應的配套實施方案,合理引導留守兒童父母提高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家庭教育不局限于家庭,還可以在學校或者互聯網上。如果不能長期陪伴在孩子身邊,家長也應盡量通過網絡視頻等方式和孩子保持線上溝通,重視孩子的情緒價值,積極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和成長觀念,注重孩子文明素質的養成。鄉村教師可以讓班集體成為鄉村兒童的“第二家庭”,讓孩子可以從中收獲知識和情感,盡量填補家庭教育空白。
守望鄉土,每一個鄉村家庭背后都系著一方廣袤的土地,每一方土地都系著鄉村振興的未來,相信隨著各項舉措的不斷深入,鄉村家庭教育會少一些困難與無奈,多一分理性與溫暖。
《中國教育報》2022年05月20日第1版
作者:鐘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