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學好英語的一個好方法(這本書適合孩子們閱讀)
文|凝媽悟語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提到學英語,我們家長都發愁。想當年英語聽力考試全靠蒙,閱讀理解全靠猜,寫作全靠想好中文再翻譯,交流表達能力幾乎為零,學了十幾年英語,畢業后都還給老師了。
很多朋友表示,上學時英語考試還行,但是要說到應用,簡直一塌糊涂。
因為這個原因,當孩子學習英語時,也替他捏了一把汗。好在,現在學習英語的條件好,孩子更有機會學好英語。但同時,現在的英語評價方式對孩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如果像之前那樣,只是死學課本,再靠刷題取得好成績,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了孩子能學好英語,我也是下了很大功夫。后知后覺,雖然兒子5歲半才開始啟蒙英語,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
兒子從幼兒園大班到小學,我一直陪他學了4年英語,每天都堅持,他能做到輕松閱讀原版小說、用原速視頻學習、交流無障礙,英語成績一直優秀,初二完成中考任務,初三不上英語課,成績依然排全校前列。
兒子之所以能輕松學好英語,和他小學階段大量的英文閱讀是分不開的,這次特意說說英文閱讀的問題,希望給大家一個參考。
學英語需要大量閱讀
我們都知道語文需要大量閱讀,不會閱讀的孩子就是潛在的差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陸儉明、馬真特別提到,語文教育的出路就是大量閱讀。這是因為:閱讀可以培養語感,閱讀可以給孩子打開通往世界的大門,閱讀可以把握人類文明的航向。
同樣的,學習英語也需要大量閱讀,因為英語也是一門語言,任何語言的學習方法都是相通的。
北京四中國際校區前校長石國鵬先生說過:沒有足夠的閱讀量,出去就兩個字“作死”。
北京四中有很多孩子被藤校錄取,他們特別注重閱讀,孩子上高一,就要閱讀5000頁英文原版書,相當于20本左右。
北京大學楊瑩說:閱讀課外讀物,大大增加了詞匯量,掌握了大量常用外語、俗語,還復習了老師課上講的語法知識,增強語感。
不管是專家,還是學生的真實體驗,大量閱讀都是學好英語的一大法寶,可不要掉以輕心。
再說點更貼近孩子生活的問題。
小學階段,英語考試非常簡單,靠死記硬背就能拿高分,閱讀優勢不是很明顯。到了初中,之前的閱讀積累,會讓孩子拉開和其他同學的差距,遙遙領先。
因為初中英語考的是理解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題目中常常出現英文原版書原文、還有當前大事的英文文章,沒有一定閱讀基礎,只靠輔導班、刷題是解決不了的。
兒子班上有很多同學平時英語成績很好,但是一到中考考場,就發揮失常,因為題目太難看不懂。
看這份英語中考題,短文填空題就是太空有關的題目,是當前熱點,很多同學沒看過這方面的英語材料,就會感到束手無策。如果閱讀過相關文章,不需要斟酌思考,順手拈來。
另外,我們的課程標準要求非常低,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課本上只有600-700個單詞,也就是中文的學前水平。只學課本,不閱讀,詞匯量不夠、理解力不行,到初中必定要吃虧。
所以,要讓孩子輕松學好英語,大量閱讀就對了,小學階段就要擼起袖子加油干。
選擇適合孩子的閱讀材料
蓋兆泉老師認為,語言學習沒有什么經典,滿世界找經典教材、找經典讀物并不可取,最好的就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非常贊同這個觀點,我在給兒子找閱讀材料時,都是找適合他的材料,不會盲目跟風經典,我會考慮下面幾個方法。
注意朗朗上口:孩子剛開始閱讀的時候,尤其要注意選擇朗朗上口的閱讀材料,就像我們學中文讀唐詩、讀兒歌一樣。因為孩子天生喜歡有韻律節奏的語言,可選擇一些童謠兒歌、韻律詩這類閱讀材料。
貼近孩子生活:孩子們因為能力有限,更關注身邊發生的事情。選擇和孩子生活相關,感興趣的話題,或者耳熟能詳的故事類材料,孩子讀起來有親切感,能夠理解,閱讀難度下降,減少閱讀障礙,就會非常喜歡閱讀。
貼近孩子最近發展區:根據孩子的能力選擇材料,讓孩子跳跳腳能夠到,孩子喜歡讀,又能逐步提高水平。比如使用5指法,拿到一本書,隨便翻開一頁,讓孩子讀一讀。
如果遇到一個或沒有不認識的單詞,對孩子來說就太簡單了。
如果遇到2個不認識的單詞,孩子的能力就是讀這本書。
如果遇到3個不認識的單詞,對孩子來說有點難度,可以嘗試閱讀。
如果遇到4個不認識的單詞,對孩子來說就有困難,根據孩子的意愿選擇。
如果遇到5個不認識的單詞,孩子閱讀就太難了,肯定不能選。
全英文或者中英文嚴格分開:想學英語,要排除中文的干擾,避免選擇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材料。
閱讀材料可是引進改編的英文書,也可以是原版書,并不一定要追求原版,現在的引進版本也做得非常不錯。
采用科學的閱讀方法
孩子在進行英文閱讀的時候,也要講究方法,達到有效閱讀的目的,避免走馬觀花,花了大把時間,沒有任何效果,我一般會讓兒子采用下面這些方法。
先聽音頻:聽說讀寫“聽”為先,因為詞匯量有限,也沒有掌握發音規則,最初的讀就是先聽,反復聽原版朗讀音頻,把耳朵打開,然后再開始模仿閱讀。
可以把音頻放到小音箱里單獨聽磨耳朵,建立印象。也可以看著書聽音頻,實現語音和文字的對應。我當時也用過點讀筆,點一句,讓孩子跟讀一句,起到正音的效果。
出聲閱讀:閱讀時一定要出聲,出聲可以刺激大腦皮層,記憶更深刻,語感也更好,更自信。畢竟我們學英語是用來交流和應用的,不單單是用來考試的。
孩子在10歲之前,還比較愿意出生讀,要抓住這個機會,讓孩子得到一定的鍛煉。
鞏固練習:閱讀之后,需要練習,但不是機械做題,而是應用和總結練習。比如找一找拼讀規律、和圖片對應、簡單表達等等。
像RAZ這樣的閱讀材料,就設計了閱讀小練習,很多孩子都在用。國內編輯或者引進的材料,也有一些加入了練習,起到鞏固的作用。
精泛結合:閱讀分精讀和泛讀,對于一些繪本、章節書,可以讀一遍,有個了解即可。對于一些學習類教材,就要反復多讀幾遍,弄懂弄會。我們就反復讀過《國家地理兒童百科》,閱讀水平提高很快。
孩子開始可能會害怕閱讀,這就需要我們循循善誘了,比如弄個閱讀積分,達到一定程度可以給個小獎勵,激勵孩子繼續閱讀。
結語
關于孩子學英語,很多朋友還停留在我們過去學英語的階段,今非昔比,要讓孩子輕松應對中考、高考,必須更新觀念了,先從大量閱讀做起吧。
我是@凝媽悟語,兩個孩子的媽媽,致力于培養陽光積極的孩子,歡迎關注我,育兒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