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活動《腸胃小鬧鐘》教案屈老師(中班健康活動《腸胃小鬧鐘》教案反思)
一、活動目標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1.認知目標:知道定時睡覺,按時吃飯,不吃太多零食是人體健康的需要。
2.能力目標:初步了解人體生物鐘,能夠說出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
3.情感目標:愿意按時的進餐,控制零食和正常的作息。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知道定時睡覺,按時吃飯,不吃太多零食是人體健康的需要。
2.活動難點:初步了解人體生物鐘,能夠說出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
三、活動準備
《腸胃小鬧鐘》視頻,鬧鐘,人體模板,幼兒用書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活動開始前出示鬧鐘,幼兒根據自身經驗對鬧鐘的用處進行自由表達,接著引出我們每天都要用到的一個神奇的鬧鐘,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自主學習的態度。
(二)欣賞動畫視頻,初步感知生物鐘
引出神奇的鬧鐘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后,讓幼兒觀看派派與鬧鐘一天發生的事情,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尋找神奇的鬧鐘,通過提問的方式由易到難逐步地讓幼兒感知生物鐘。形象生動的動畫視頻的加入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和理解。引發幼兒思維意向,認識體會生物鐘的意義打下基礎。
提問:派派和鬧鐘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起床、刷牙、洗臉、上幼兒園、吃飯、睡覺)
提問:為什么亮亮要白天起床?晚上睡覺呢?(引導幼兒思考)
(三)欣賞表演,感知生物鐘
幼兒通過上一環節的思考,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操作鬧鐘、人體模板向幼兒介紹神奇的鬧鐘生物鐘,通過視覺和聽覺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幼兒感受和理解生物鐘
(四)欣賞動畫視頻,感受吃太多零食會影響健康
幼兒通過欣賞視頻,自己發現問題說出吃太多零食不好,零食里的營養不充分,不能代替飯菜里的營養,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愿意養成按時吃飯,少吃零食的習慣。
提問:生物鐘提醒我們做好多事情呀,如果我們不遵守生物鐘的提醒會怎么樣呢?
(五)操作幼兒用書,自然結束
活動最后對本次活動內容進行總結,鞏固幼兒對活動內容的把握,接著讓幼兒操作幼兒用書去畫一畫寫一寫“這時該干什么”樹立正確的健康觀,活動自然結束。
五、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到美工區畫下看不到摸不著的生物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