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小孩有強迫癥怎么辦(小孩有強迫癥怎么辦)
有很多小孩在家里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往往在父母和其他的長輩期待下成長,所以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如果壓力過大的話往往會使孩子出現一些強迫癥的情況,孩子出現強迫癥往往表現出來的癥狀包括有焦慮等不良的情緒,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學習,那么孩子得了強迫癥應該怎么辦?請看下面詳細的介紹。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強迫癥護理之疏導情緒
患了強迫癥以后,一定要從心理上多疏導,可以多試用一些方法,盡量的讓患者多釋然,不能給病人一些心理負擔,平時也要多注意一些溝通的方式,盡量讓患者放松心情,不能給自己施加太大的壓力。

強迫癥護理之家人關心
家屬對病人應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不要過分擔心,盡量避免跟病人講大道理,尤其不能追根究底。對病人提出的問題,最好按常識給予答復,說一遍即可,無需重復。
強迫癥護理之心理護理
以支持心理治療為主要內容,堅定病人的治療信心。在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時,及時予以肯定,鼓勵病人,讓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對病的康復抱樂觀的態度而不是絕望。
強迫癥護理之建立有效的溝通
了解病人的內心體驗、感受,了解病人的情緒反應類型,有助于及時、準確地掌握病人的情緒變化,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預防問題的發生。
強迫癥護理之注意溝通技巧
注意溝通技巧,講究語言的使用。避免使用中傷性的語言和使用粗暴的行為去制止病人的強迫動作和行為。如強迫將病人保護起來而不做任何的解釋,或斥責病人:“煩死了”、“假干凈”等。要防止傷害病人的自尊心,考慮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強迫癥護理之注意病人心理
對有強烈自殺企圖和行為的病人進行保護性約束時。要向病人講清保護的目的。否則,病人會誤解為保護是對他的懲罰而加重與醫護的對立情緒而出現極端的行為反應。
2孩子得了強迫癥應該怎么辦
首先是家里人一致的幫助,來轉移孩子的強迫注意力,因為他對數字很強迫,那么我們家人就盡量避免他接觸數字之類的,而是從一些孩子日常的興趣上入手,多去讓他發掘自己的其他愛好,致使他對數字的轉移。
然后就是醫生給開除的一些藥物,我們正常監督他吃,因為藥物都屬于小劑量的,開始他并沒有感覺不想吃,后來一點點給增加藥物,他也養成習慣。
家長要與孩子多進行溝通交流,緩解孩子心中的不暢和壓力感,如果孩子做什么都想做好,因為一些失敗苦惱的時候,家長要注意開導和鼓勵孩子,幫孩子設定目標不要太高。
家長不要給孩子施加很多壓力,讓孩子健康自由的成長,多陪孩子出門散散心比悶在家里學習各種課程要有益得多,讓孩子也學會勞逸結合,提高效率。要避免過度緊張,放松心情面對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