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書不是為了父母(讀書是為了父母嗎)
對于每一個青少年來說,讀書到底是為了誰?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但是它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只有當我們真正認識到我們讀書的目的,我們才能更好地讀書。只有我們明白讀書的意義,才能找到我們的人生坐標,才有動力和能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一.讀書是為了聽父母的話嗎?
讀書是為了聽從父母的話,讀書是因為父母非要自己來讀的。
很多孩子心中會有這樣的想法,導致孩子讀書根本找不到真正的目標了,為了考試,為了成績,多是因為父母說要考好。
二.讀書不是父母要求的
我們讀書學習,不是為了聽從父母的話,我們在讀書中找到歡樂,找到向往,是為了見到更大的世界,看到更美好的未來。
我們要知道,讀書是為了自己,是為了自己的興趣。
比如“孩子從小喜歡打游戲,但是他不僅僅是為了打游戲而打游戲,他更多的是好奇游戲的創作和開發。”
于是上大學的時候,孩子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畢業后進了一家大型的網游公司當游戲程序員。
可惜,孩子的父母覺得這份工作太沒有面子,非要想辦法讓兒子去事業單位上班。
三.優秀的孩子不會為了聽話而讀書
1.內在動力
內在動力,源于一個人內心對事物的興趣以及做事之后帶來的喜悅感、成就感,而這種感覺又會增加他對做事本身的興趣,促使他產生愿意做事的自覺沖動。
2.外在動力
則是由一個人的外部因素刺激所激發的,這種刺激雖然也會讓人產生喜悅感、成就感,但這種感覺卻是有條件的,一旦這種外部因素發生變化,不再對他有吸引力,那么他就會不再愿意繼續做事,甚至會對事情產生厭惡感。
四 . 讀書并非為了父母的面子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一種情況,孩子讀書的好壞,很大程度上關乎著父母的面子。
所以,許多孩子從小就沒有自己選擇的機會,一切都聽從父母的安排。
五.讀書的好壞不該是父母拼的面子
在很多孩子看來,父母說的最多的話語就是:“你真是為爸媽長臉,就要好好讀書,這樣我們才算是沒有白辛苦?!?/p>
從小到大,不管什么時候,只要跟親戚朋友見面,父母就喜歡把自己孩子所取得的一點兒成績掛在嘴邊。
不管孩子是否愿意,總是樂此不疲地讓孩子展示各種才藝,恨不得讓孩子把十八般武藝樣樣都展示出來。
孩子在父母不斷膨脹的虛榮心和面子下,找不到自己讀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