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激發孩子的學興趣(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與潛能)
每個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們是愛學習的,能以學習為樂趣當然是最好的。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是一門學問,更是教育心理學的體現和應用。然而,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如何激發孩子興趣要就勢論法,就時論法,并不是單單模仿就可以做好的。這需要老師和家長有無窮的智慧。
我來聊兩個案例。看看這個老師和家長有什么方法。

案例一:
烽火老師帶孩子學古詩是一絕。時時處處都可以,但方法千變萬化。
一次,他帶幾個孩子在湖邊小花園玩耍,幾個孩子嘰嘰喳喳很熱鬧,他大聲叫了一聲:‘’大家停下‘’(這一聲時間上要把握時機,穿插于孩子的興趣空隙,把孩子的注意力就吸引過來)。
然后烽火老師告訴他們,一起來做個游戲,進行記憶力大比拼。規則是邊寫古詩邊擦,考驗孩子們過目不忘的能力(孩子們就很容易做到集中精力)。他還在距他一米的地方畫一道線,所有的孩子都不能超過這道線(激發孩子限制性興趣)。
他寫的時候故意寫得很慢,擦得很慢,孩子們都集中精力注意他寫的每個字(注意力集中是高效學習的前提),在他寫完后,開始計時(競爭)。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去背。
剛寫完就有一個孩子背下來了,隨后在十分鐘之內四五個孩子都全部記下了。后面孩子的背誦對前面記住的孩子也是強化記憶的過程。
短短十分鐘孩子們全部記住了,而且記憶深刻,孩子們也不會覺得枯燥而不喜歡學。
是不是看起來很簡單?有個媽媽試著按照這種方法去實踐,卻沒有成功,問題在于時機的把握與說話的語氣。任何細節的差別和把握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所以,激發孩子的興趣沒有固定的方法可言,不能規定固定的模式,放到教學上更是這樣。如果不顧孩子的興趣,不考慮場景和時機,非要按照事先寫好的教案來教,怕是大人也會厭學的吧?經常開會或參加培訓的人會深有感觸吧?那些賣東西的優秀講師才是最了解人心,最能把握人心的。
案例二:
?孩子跟大人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不能一味地讓著孩子。
有一次烽火老師與一個媽媽聊到這個話題,這個媽媽很贊同?;厝ズ?,跟孩子比賽中學習算數,執行這個理念。
但她在游戲過程中沒有把握好度,孩子當然是不如她的,五個水果糖的獎品全部被媽媽贏走了,孩子哇一下大哭起來。
這不僅僅打擊了孩子的信心,也打擊的孩子的興趣。
如何在跟孩子差距很大的情況下,讓她(他)贏得無聲無息、興高采烈,才是最體現水準的。正如在古代跟皇帝下棋,讓他贏,還不能讓他覺得你是讓他,才是真正的高手;勸諫,讓他接受你的想法,還得讓他覺得這是他自己的想法,是他自己偉大。
能做到這些,必須要有正確的引導,有無窮的智慧,有看人下菜、聽音接話的本事。
烽火老師在孩子們的游戲比賽中能恰如其分地抓住每個孩子的情緒,使最后一名的孩子都不會失落,不受打擊。所以,十幾年里,幾乎沒有孩子不喜歡烽火老師的游戲課堂。這也正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
激發孩子的興趣絕對是個高難度的工作,理論與實踐也還有一定的距離。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學習、不斷地琢磨才能掌握它的真諦,從而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驅動力,自然也就避免了孩子對學習應付的態度,甚至有厭學情緒。
有了內在驅動力的孩子潛能是無限的,才能真正的成才或成為大家。
你跟孩子有什么故事呢?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女博士夏項,也你一起奔向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