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游戲上癮怎么教育(孩子不愛學愛游戲怎么辦)
你是不是遇到了小孩不愛學習的問題?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一喊做作業就頭疼,但是如果玩游戲可以玩一整天都不累。作為家長的你是不是很頭疼?到底如何可以讓孩子愛上學習,好像愛玩游戲一樣容易呢?
作為K12英語專家、青少年學習力專家、“北大學霸好方法”聯合創始人的一芳老師,積累了十余年的一線授課經驗,在兒童語言教育及學習力培養方面有獨到研究,并積累了大量案例。她推出了《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力》一書,為廣大家長提供了提升孩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游戲法。在學習中融入游戲元素,讓孩子的學習像游戲一樣上癮。
01 為什么孩子喜歡玩游戲呢?
喜歡玩游戲不是小孩獨有的,小孩會上癮,大人也會上癮。小孩喜歡玩游戲,我們不能一味地指責他們,而是要了解,為什么大家都愛玩游戲呢?這樣我們才可以對癥下藥,知道如何可以讓小孩也愛上學習。
原理1:有掌控感
大部分游戲,孩子開始玩的時候,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還有名字、性別、造型等等,這個是可以由孩子自主決定的。當孩子選好角色之后,會讓他們感覺:這個是我自己可以做主的,我說了算。
這個自主選擇的方式,就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有掌控感,也會讓孩子玩游戲的時候,我可以自己控制,哪怕這個選擇也是在一定的限制條件內。
讓孩子有掌控感,會讓他更愿意去做這個事情。
原理2:設置關卡
游戲里面都是會設置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關卡,為了達到最后的終極目標,孩子們就會一關一關地玩下去,每一關是否過關的,都有得到即時的反饋,并且還會有獎勵,如果玩得特別好,可能還會有bonus(意外收獲)。
在小孩為了讓角色升到最高級,不斷一級一級地玩,不斷地提升裝備、經驗值等等的過程中,其實就是把大的目標拆分成了各個小的可執行的目標,孩子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
而過關了或者升級之后的獎勵,就能夠讓孩子更有成就感和使命感。在玩的過程中,有目標、有成就,就會讓孩子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原理3:可以重來
玩游戲的時候,都是從低級到高級,但是總難免會有些關卡過不去。在游戲中,過不了關沒關系,可以重來或者可以降級去玩。
例如去到某個關卡,因為經驗或者技能點數不夠,不能過關,那就可以回頭玩其他相對簡單點并且可以積累經驗的關卡,等攢足了經驗升了級,技能、生命值都升上去了再去玩下一個關卡,就能夠獲得勝利。
而在日常學習中,很多時候給小孩定的目標過高,他怎么努力都達不到,就會讓孩子產生抗拒心理。
所以,當目標過高的時候,我們可以像玩游戲一樣,讓孩子有重來或者降級的機會。例如測驗要拿A,孩子水平只是C,那么,能不能先讓他拿個C+或者B呢?
這樣降低了難度,目標也容易達成,孩子就更容易有成就感,也更愿意去做這個事了。
原理4:知道怎么做
細心的你有沒有發現,玩游戲的時候,不僅知道目標,還知道達成這個目標該怎么做。
例如想過一個關卡,游戲里會告訴我們需要拿到什么道具或者達到什么水平才可以過關,那么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知道自己該怎么做。當某個關卡需要的道具不足,那可以先玩其他關卡,在玩的過程中不斷獲得相應裝備。孩子可以合理安排要做什么以及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可見,玩游戲是有他的“套路”在里面的,要達成目標,就需要在游戲中按要求去做,只要通過努力就可以達到,并且還會有獎勵,從而感受到快樂。
這樣的“套路”如果運用到學習中,是不是也可以讓孩子對學習上癮呢?
02 游戲法:讓孩子對學習上癮
知道了孩子為什么會沉迷游戲的4個原理,那么我們就可以對癥下藥,知道如何把它們運用到學習上,也讓孩子愛上學習。
方法1:在大框架下,讓孩子自主選擇學習內容
以每天的作業為例,一天可能有好幾樣作業,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做完一樣作業之后,休息多少分鐘或者可以玩一個小游戲,看一會電視。
能夠讓孩子自己決定先做什么作業,再做什么作業,讓他有掌控感,是他自己決定要做的,而不是家長逼他做的,那就降低孩子的逆反心理,可以更好地進行學習。
還有一些學科,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內容,例如學習語文,可能有拼音、識字、看圖寫話、閱讀理解等等,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想學哪一塊的內容,想識字的時候,也需要進行閱讀,也需要寫字,這樣學習的時候,就可以慢慢擴展到其他相關的內容。
讓孩子可以自主選擇,可以讓做作業、學習變得有彈性,孩子先愿意去學習,才可以慢慢愛上學習。
方法2:設置學習的關卡和挑戰,并且有獎勵
例如孩子某次考試考得成績不好,家長希望孩子可以提高成績,那么可以給他設置下次考試要達到的目標。但是這個目標定得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好,需要按照孩子的水平去設置。怎么做呢?
可以跟小孩一起回顧一下自己的考卷,看看失分的地方是什么原因?粗心大意?不會做?還是其他原因。
如果考了80分,粗心大意扣了5分,還有一些很簡單的題目解答完之后也明白了。那么85分就是一個適合孩子的目標,而且孩子發現自己是粗心大意導致的扣分,他也會有信心下次不會再錯。那85分的目標,對于孩子來說,他會感覺到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還可以一進步對知識點進行拆解,知道是哪個知識點沒有掌握好,不一定根據分數定目標,根據知識點定目標也可以,下次練習或者測試考試,這個知識點不再錯誤了,也可以作為一個目標。或者階段性地學會了某一個知識點、某一塊的知識點,也可以作為目標。
達成目標之后,可以有一個小獎勵,例如給一個小星星,集滿多少個小星星可以換一個物質或精神的小獎勵以及一些特殊權益。
方法3:允許降低難度調整策略
有時,孩子的確學一個東西,怎么努力都學不會,這會導致他對自己失去信心,失去成就感,甚至會討厭上學習。
就像孩子有時玩個游戲,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他也會發脾氣,不想玩。
這時,我們就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調整策略了。如果我們給孩子設置的目標是要把語文閱讀理解做好,但是孩子每次都不能理解文章,可見當前選擇的文章難度對孩子來說,是有點困難的。那么,我們就要換一個適合他的水平的文章來讀,哪怕那個水平可能跟他的年齡有點不符合。
我們要清楚,孩子學習過程都是從基礎一步步上來,游戲通關也是從簡單開始的。只有把基礎打好了,后面再升級才容易。
可能會走得慢一點,但是走得穩了,就可以給孩子升級,學習更有難度的知識了。孩子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也會對自己更有信心,更有成就感。相信自己可以學得會,能夠打通關。
方法4:設定清晰目標,有有效體系支撐
學習的所有學科都是有系統的學習方案的。給孩子設定目標的時候,也要符合學科的學習方案。
像學習語文,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要學拼音、識字、閱讀、看圖說話、寫作,不同階段有不同學習重點。每一個學科都如是。
要知道學科的學習目標是什么,每個階段學會什么,怎么學,才能更好地完成目標。例如想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就需要多閱讀,但是卻天天讓孩子練寫字,這明顯就是不正確的目標和方法。急需要及時改正。
這個可以跟老師商量如何制定更加適合孩子的目標,讓孩子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目標不正確,方法不對,孩子學得不帶勁,成績沒提升,家長自己又焦慮,反過來又責怪孩子學習成績怎么總上不去,那么孩子怎么會愛上學習呢?
所以一定要清楚每個階段的學習目的是什么,要掌握什么知識,如何去掌握。這些都有成套的體系,都可以從老師、從網上搜到相關的知識,只要目標設定清晰,方法路徑正確,孩子學得輕松,成績能夠提高,還愁孩子不愿意學習嗎?
寫在最后
游戲里面還包含很多的元素,包括與他人競爭、組隊一起學習、漂亮好看的藝術效果等等,這些都可以融入到游戲化學習方案里。
無論使用什么方法,作為家長,都是希望能夠提升孩子的學習力,愿意主動、自覺地去學習,愛上學習。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給與鼓勵,并且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法,而不要一味地抱怨或者責罰。
養育孩子是一場修行,讓我們先從《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力》中學會一些方法,不僅讓孩子提升學習力,也讓作為父母的我們獲取更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