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不聽話孩子不聽話我該怎么辦(孩子不聽話老公也不聽話)
受傳統文化和自身成長經歷的影響,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信奉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條,特別是比較有家長風范的父親。他們在教育孩子上雖然沒有扮演著主要的角色,卻常常會在一些或細小或關鍵的地方表現得強勢,特別是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很多父親都極有可能會給孩子來上一巴掌。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這個時候,作為母親常常又生氣又心疼,甚至還很無奈。不知道應該要阻止老公打孩子,還是應該保持沉默,如果脾氣暴躁一點的,甚至會和老公大吵一架,不但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甚至還會讓孩子不知所措。
其實,這樣的情況幾乎在每一對夫妻的身上都會出現,這個時候最主要的不是爭吵,也不是讓對方聽從于另一方,而是冷靜地分析情況,找到解決矛盾的方法。作為母親和妻子,可以試著從下面幾個方面去做:
1、保護父親的權威
如果孩子不聽話,父親也動了手,這個時候作為母親最好的做法是不饞和,就在旁邊看著或者直接走開。
不當著孩子的面和孩子父親吵架,一是讓孩子懂得自己在這件事情上確實做錯了,學會去反省自己,做了錯事是沒有人可以護著他的;二是可以維護孩子父親的權威。讓孩子知道父親在教育他的事情上,是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的。
這樣做既有利于幫助孩子認識到錯誤,也有利于幫助老公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
2、私下溝通
不當著孩子面吵架,并不等于認同孩子父親的做法。
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后,夫妻倆就開始根據這件事情進行溝通。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事論事,千萬不要進行人身攻擊,也不要把以前的陳年舊事拿出來說,做到有效溝通。
私下的溝通已經是對這件事情的冷靜處理了,不僅可以維護孩子父親的權威,也能夠更坦白地交談,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幫助。
3、借助外力
這里的借助外力,是指如果私下溝通很多次后都沒有得到較好的效果,那么可以借助朋友或者親人的幫助,讓老公明白動不動就打孩子并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具體的比如找和老公關系很好的朋友,旁敲側擊地勸說他少打孩子;或者找孩子的爺爺奶奶對老公進行勸說;再或者可以找來一些比較好的育兒書籍給老公讀,讓他意識到動不動就對孩子打罵并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4、“威逼利誘”
這是前面的方法都不管用的情況下才使用的下下策。
所謂“威逼利誘”就是更多的把孩子的事情放手給老公做,這個在很多男人看來是一件又麻煩又不討好的事情,當他自己體會到教育孩子的難處之后,也就會自熱而然地接受一些教育理念,轉變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
總之,孩子的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需要父母雙方互相配合,更需要一起學習更好的教育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雖然已經過時,但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適當的懲罰還是需要的。
靈活地處理好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父母雙方多進行有效溝通,相信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