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孩子拖延(孩子老是拖延家長應該怎么辦)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學習上取得優異的成績,很多孩子在學習當中面臨的問題并不是自己不夠聰明,學不會,而是不知道怎么規劃自己的時間,有的孩子還養成了拖延磨蹭之類的壞習慣。除了每天督促孩子學習,給孩子講道理,指責孩子的壞毛病,家長們應該還有更好的辦法來幫助孩子。比如,給孩子提供一些實用的學習方法,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方法叫每日任務清單法。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其實,從名字里面我們就可以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每日任務清單又叫To do list,意思就是將每天待完成的事項逐一寫下來,比如可以記在專門的本子上,然后根據這張清清單展開一天的工作,之后在對應的任務上畫一個勾代表已完成的狀態。任務清單可以幫助孩子很好地解決時間管理的問題,它還有很幾個明顯的優點:
第一,可以幫助孩子避免遺忘自己每天應該要做的事情,讓孩子的學習安排得更加合理;第二,一旦有了時間限定之后,孩子自然而然就增加了緊迫感,不敢再輕易拖延,也能更好地提升學習效率;第三,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當孩子看到自己一項項的學習任務完成之后,他會體會到很強烈的成就感,也能樹立一些自信心,養成好習慣。
這個方法具體應該怎么操作呢?
第一步,家長要引導孩子將每天的學習任務按照優先等級或者是任務類型進行分類。讓孩子對每天零碎的學習任務進行分類,實際上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不至于面對大量的任務手忙腳亂。一般,建議孩子把自己的學習任務分為學習類、練習類和識記類。比如學習類當中,可以讓孩子把需要自己自主預習和復習的事情歸為一類,需要完成的試卷、測試題、計算等歸為練習類,需要背誦、朗讀、默寫的任務歸為識記類。當然,如果孩子有更適合自己的分類方法也是可以的。
第二步,可以把分類好的待辦事項結合孩子的學習習慣分配到他每天的日程表中。以假期為例,我們建議孩子把一天的時間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早上,第二部分是下午,第三部分是晚上。早上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些自主預習或者復習的任務;第二部分時間可以讓孩子以鞏固練習作為重點,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查漏補缺和總結分析;第三部分時間就是晚上,可以把聽說讀寫這些任務安排在晚上進行,讓孩子回顧一天的學習內容的時候,也會讓他們感覺相對輕松一些,據說睡前對重要知識點進行回顧,可以讓孩子記得更牢固。
第三步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讓孩子每完成一項To do list的同時,在表上打一個勾,當孩子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完成的任務,他學習起來也會更加的有動力。然后可以讓孩子每隔一段時間回顧一下前一段時間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讓他進一步體會到成就感。
第四步對應的是可能會出現的一些意外情況,對于孩子無法按原計劃完成的任務,也要在To do list后面注明原因,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規劃不太合理或是其他原因,方便孩子自己進行調整和完善。長此以往,孩子的學習規劃也會變得越來越科學,越來越適合自己。
每日任務清單法其實并不復雜,熟練掌握之后,孩子每天可能只需要花五六分鐘的時間來填寫一個清單,就可以幫助他安排好每天的學習任務。每日任務清單法可以讓孩子的學習任務更明確,時間安排更合理,學習效率也更高,幫助孩子在成為學霸的道路上越走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