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學數學思維(3歲 數學)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小男孩培培,現在5歲多,他已經基本學完小學數學,還了解了初中的一些代數,微積分知識,簡直是數學小神童。
從3歲開始數學啟蒙,學習興趣一直非常濃厚。
大約在3歲7個月的時候,因為會做4年級奧數雞兔同籠的題目,獲贊30多萬,一下子火了。
培培的數學能力確實很強,不僅能輕松接受小學課本知識,還能做各種類型的題目。比如:
用平方差公式計算、用分數解答應用題,涉及到解方程、圖形問題、計數問題,發展很全面。
他的解題思路、解題速度,很多成年人都自愧不如。
培培也不是天生就會數學,更不是報了什么學習班,而是爸爸一個人教育的結果。培培爸爸說,數學需要天賦,但是更多在后天培養。
很多人咨詢是如何教培培數學的,培培爸爸講了很多具體的方法,但非常強調的一點是,注重思維訓練。
數學接受能力好壞,區別在于思維能力差距有多大
有的孩子理解數學語言有困難,不是他腦子笨,也不是接受能力差,而是思維能力不強。
比如給兩個孩子出一道題“我帶了一些錢,買一個蘋果差1元,買一個西瓜差3元,西瓜比蘋果貴2塊。”
進行過思維訓練、思維能力強的孩子能迅速聽懂題目的意思,而思維習慣不好的孩子聽不懂。
假若孩子聽不懂,倒是可以用畫圖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但是孩子的思維能力也不會得到真正的提升。如果換一個題目,孩子還是不理解。
比如換成“我帶了一些錢,買一個蘋果多了2塊錢,買一個西瓜差3塊錢,西瓜比蘋果貴5塊錢”
之前聽懂的孩子照樣能聽懂,那個沒聽懂、思維能力沒有進步的孩子還是聽不懂,因為他不會舉一反三。
數學思維能力的確非常重要,小學數學新課標強調的核心素養之一就是: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我們的教育方式要與時俱進了。
3-6歲是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和加速期,從多個方面入手,全方位提升孩子思維能力,讓孩子輕松應對以后的學習能力。
所以,在給孩子做數學啟蒙的時候,從最開始就要進行思維訓練,讓他理解每個概念和知識點的來龍去脈,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同齡孩子拉開差距。
提升孩子數學思維要講究方法
提升孩子數學思維的方式很多,總結下來一般有這3大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方法一,在生活中植入數學,感悟生活中的數學
教孩子能理解能相信的東西,才能轉化為本身的底層思維。
培培爸爸讓孩子學兩位數加法的時候,他是從解決生活具體問題入手,讓孩子首先理解什么是十進制,再自己總結規律。
他去換了200塊錢零錢,跟孩子模擬買東西。如果一個物品需要23塊錢,讓孩子找出2個10塊,3個1塊,先通過這個具體的方式認識十進制。
如果要計算23+24,就讓孩子找出兩組紙幣:
2張10元紙幣、3張1元紙幣,2張10元紙幣、4個1元紙幣,觀察數數發現,是4個10元,7個1元,就是47,孩子能總結出這個加法規律。
這樣做雖然麻煩一些,但是孩子是通過具體的物品,自己總結出來的規律,就能知其然而之所以然,記得也更牢固。
3歲孩子處于具象思維階段,使用這種具體的物品讓孩子明白一個抽象的概念,才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
方法二,通過提問引導孩子思考、通過畫圖理讓孩子解數量關系
培培爸爸不會直接給孩子講解一道題該怎么做,而是用孩子理解的方式啟發孩子思維,讓孩子自己思考,引導孩子準確解答。
比如這道題“雞兔同籠共20只,腿共54條,如果雞、兔數量互換,那么一共有幾條腿呢?”
爸爸畫了幾只雞和兔的示意圖,一邊畫一邊提問,和培培進行互動,培培就開始思考,講出了自己的想法,培培爸爸肯定了他的說法。繼續提問,耐心等待培培回答。
當培培表達有誤的時候,爸爸會進行一些提醒,但不會直接說出答案,讓培培繼續思考繼續說。
就這樣,他們一直交流著解答這道題目,提問+畫圖+思考,足足花了3分多鐘,完美解答了這道難題。這種方式是以孩子為主,孩子能主動思考,而不是被動接受,所以思維能力會有顯著提升。
方法三,借助思維訓練工具,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
對于剛剛開始數學啟蒙的孩子來說,肯定不能一上來就做奧數題,還是要從基礎做起,利用一些工具進行基本的思維訓練,之后進行更高階的思維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