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開學焦慮癥(有開學焦慮癥怎么辦)
疫情原因,學生們無法正常到校上課,作為家長很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擔心孩子開學后課程跟不上,擔心因長時間不上課孩子出現抵觸心理,各種不安的情緒接踵而來,主要表現為不知所措、擔驚受怕、瞻前顧后等。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部分家長還會有以下【癥狀】,快來看看你中招了沒有?
想方設法打聽孩子班主任的電話和家庭住址,考慮以什么樣的方式跟老師“拉關系”。尤其是還未入學的家長:“我家孩子非常調皮,很擔心他上課坐不住把老師惹火了,留下個壞印象。想先和老師說明一些情況,請老師多照顧,多給機會?!?/p>
某網友也表示“都快開學了,人家孩子都會讀書看報了,我兒子還把自己當小朋友?!备鷦e的孩子一對比,家長們就開始擔心自己的孩子今后跟不上,想方設法給孩子“開小灶”。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找來各種小學試卷,每天讓孩子做題,但越是著急,孩子越無法達到自己的預期,焦慮感反而會加重。
【焦慮原因】
產生焦慮情緒很大的原因是對學校生活的不了解、不信任所產生的恐懼,同時也是自信心的缺失,家長的“開學焦慮癥”與社會因素有很大關系,雖然實際上他們不知道這么做究竟意義何在,但也無法擺脫,即使明知不好,也要強迫自己這樣做,其結果是只能加重焦慮。
家長的焦慮心情,無疑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往往會讓孩子也感染上“焦慮癥”。尤其是從幼兒園升學到小學這個階段的家長占比群眾較多。
不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主宰著家長的意向,并因此殫精竭慮。然而這種觀念是存在誤差的,我們目前的教育存在著培養目標的偏差,即很多家長單純地認為“孩子是父母的孩子”,而沒有意識到“孩子是社會的未來”。育是為了學知識,培養健康的人格和綜合素質,不是為了“培育”考試高手。
在幼兒園的關鍵時期,家長能端正教育目的,將來孩子面對競爭時,才有可能立于不敗之地。
【解決辦法】
1.做好充足準備:聯系老師,咨詢開學前需要準備的各項內容,有條不紊地進行梳理,包括孩子的學習文具、生活用品比如水杯等。
2.幫孩子調整生物鐘:這是家長最容易忽視的問題,不少孩子還是想睡就睡、想玩就玩,這樣開學后孩子很容易起不來、上課坐不住。因此要在開學前至少一周的時間按照上學的生物鐘起床和休息。
3.合作意識養成:家庭環境優越導致部分孩子養尊處優慣了,時時都以自己為中心,在新環境中易發生“交往危機”。家長要想避免“開學焦慮癥”,當務之急是幫助孩子轉變角色,讓孩子對學校生活充滿向往,調整孩子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規律。家長可以多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活動,比如做家務,著重安排需要和他人配合的活動,讓孩子意識到有些事情不是自己一個人可以完成的。
4.定時與老師溝通:早知道學校的每一位學生入學就會建群,確保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家長要學會解自己的心結,把學校生活的特點搞清楚,掌握學校生活的規律,學會與老師溝通,有任何疑問都主動提出,老師們會積極主動的幫助家長解決問題,作為家長更要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
希望以上分享可以幫助各位可能患上“開學焦慮癥”的家長。作為老師,我們非常有耐心為您答疑解惑,同時也有信心去教育各種不同性格的孩子,與大家友好地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