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要上幼兒園了媽媽各種焦慮(寶寶上幼兒園焦慮)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在《育兒大作戰》節目里,有位爸爸非常寵愛孩子,以至于女兒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他還舍不得,甚至想要阻止女兒去學校,在場嘉賓說他是太過擔憂孩子了,而有網友留言也稱自己是位媽媽,能夠體會那位父親對孩子的不舍情感,不過他有些疑惑,覺得這種孩子要去幼兒園,家長卻不放心的行為,屬于“育兒焦慮”嗎?另外這是正常現象嗎?
幾乎每次到了開學季,在校門口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孩子哭鬧不肯離開大人,另一種是孩子高高興興進去了,家長在身后悄悄抹眼淚,雖然情況不同,但都屬于育兒過程會出現的事情,作為父母,我們只要及時想辦法緩解這種焦慮就可以了。
據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9.17萬所,入園兒童1791.40萬人,在園幼兒4818.26萬人,其中學前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5.2%。
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出現,不僅是教育機會增多,更是需要教育的幼兒越來越多,同時,從側面也看出了家長們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大,會及時把孩子送進學校,所以孩子入園已經非常普遍,父母不用為此過度擔憂,也不要錯過最佳受教育時機。
而且現在學校風格也越來越多變,他們不僅僅是純粹帶著孩子們玩來消耗時間,更多的是開發孩子們的各種興趣,希望通過游戲或者這種集體生活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能力。
所以我們如果因為內心不舍或者其他心理矛盾,不愿意孩子進入幼兒園,那么這將會阻礙他的成長,只讓孩子待在家里這一單一環境中,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陌生的環境對孩子來說可能會不適應,但一直不讓他接觸面對集體,他的溝通能力會受到阻礙,另外性格說不定也會受影響,為此,適度放手也是一種愛,如果孩子快要上幼兒園了,父母做好各方面準備以及引導即可。
專家提醒:由于對孩子期望過高,互相攀比,或者遇到教育問題無所適從,容易出現“育兒焦慮”。
教育需求逐漸增多,于此應運而生的幼兒園也越來越多樣,各種掛著“國際”、“外語”以及“天才”字眼的宣傳讓家長們應接不暇,所以很多父母的內心開始發生變化,他們不再局限于快樂成長和減少自己的陪伴負擔,而是花心思放在培養天才上。
比如別人家孩子在幼兒園里學會了畫畫,出于攀比心理,他們也會讓自己的孩子學同樣技能,甚至還會多學其他技能,完全不管孩子是否有興趣,以及承受多大壓力。于是在開學前期,他們就擔心自己孩子落在別人身后,怕在幼兒園里沒有其他小朋友優秀等等,這些高期望以及攀比心思,都會讓父母焦慮起來。
還有一種教育上的問題也會讓家長擔憂,那就是孩子能否適應以及會不會被人欺負、受排擠或者老師照顧不周等等,這些想法大概是最普遍的,也是最容易讓父母出現“育兒”焦慮的情況。畢竟在家里自己可以完全寵著無限滿足孩子,一到了外面,特別是集體生活,總會遇到各種問題,要么是安全,要么是心理。
分離焦慮并沒有那么可怕
對于孩子來說,他在家里面有父母寵著,想怎么玩都行,而且不用考慮其他事情,沒有人來爭搶東西,睡覺和吃飯父母也不強迫,那么家里的這種無拘無束的環境和氛圍,會讓他會舒適和放松。然而到了幼兒園,不僅環境變了,交流的人變了,更重要的是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所以他們一時之間會受不了,內心極度慌亂,從而出現抵抗情緒。
專家把這種情緒稱為分離焦慮,不過家長們并不用擔心,這種情況屬于正常現象,當孩子在家里習慣了之后,會和父母產生一種依戀關系,它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所以是積極的。
最熟悉的爸爸媽媽沒有在身邊,依戀關系受到影響所以孩子才會哭鬧,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孩子與家人的情感關系很牢固,為此,媽媽們不必因為孩子的分離焦慮而擔憂,更不用因此而讓自己出現“育兒焦慮”,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與其把壞情緒帶給孩子,還不如提前做好準備
你一個人在學校待著能行嗎?
要是有人欺負你怎么辦那?
到了中午餓了,爸媽不能陪著你吃飯。
這么高的學費,你要是什么都沒有學會,那爸媽可就白辛苦了。
父母的這些育兒焦慮表現,不僅僅是情緒的一種宣泄,更重要的是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他在聽到父母的這些話之后,會對幼兒園的生活充滿恐懼,會提前斷定那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場所,因此他自己也會跟著父母焦慮起來。
1、入園之前的游戲
如何減少我們的焦慮呢?首先可以提前通過游戲的方式,來讓孩子適應陌生環境,父母一方扮演老師,另一方和孩子一起扮演學生,或者反過來也可以,這樣不僅讓孩子提前了解幼兒園的生活模式,還可以讓他適應校園規則。
2、試著放手
父母要學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和 適應。我家寶寶入學半個月,老師發來信息,夸孩子自己能擺正鞋子,也能睡午覺了,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對孩子來說,一個快樂的童年簡直太重要了,為此,父母別急著給他太多壓力,另外過于嚴格的管教會讓孩子變得膽怯,在陌生環境里會因為恐懼而呆滯,為此,父母要試著放手,把關注點放在他的心理和性格培養方面,而減少自己的攀比心理。
3、多鼓勵孩子
生活中不妨鼓勵孩子,這會讓他更加自信,內心會更加勇敢,即便到了幼兒園里,他也不至于不敢交流。另外我們在某些事情上可以給孩子建議,但不要干預以及替他做選擇,提高他的獨立能力。
總得來說,育兒焦慮沒有那么可怕,但是家中如果不進行改善,一直讓自己的壞情緒圍繞著孩子,那么這對你們雙方,甚至是家庭都是會有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