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離不開父母言傳身教(家長不會教育孩子)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縮影,在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和形象。馬上就要開學了,很多家長開始督促孩子寫寒假作業,甚至有些家長在檢查寒假作業的時候,發現作業錯誤百出,就開始訓斥孩子: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怎么錯這么多,上個學期怎么學的?
這么簡單的題都做錯了,怎么這么馬虎?
平時讓你多看看書你不看,做題就不會了吧?
誠然孩子沒有積極的寫作業是不對的。但是這里面我們家長也有責任,因為我們知道孩子因為年齡的關系,自制力很差,需要家長的監督。如果在假期里家長放任孩子不管,要開學了才想起來管孩子,那么家長在這個假期里是不是也沒有盡到責任和義務呢?
這只是我們家長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的一個很小的問題,卻能反映出我們對待孩子教育的問題。
家長總是認為孩子不愛學習,可是卻忘記了自己從來沒有在孩子面前學習過。
家長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但是沒有反思自己對孩子的學習上心沒有。
家長總是認為孩子喜歡玩游戲,卻忘記了自己一回到家就玩手機。
家長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內向膽小,卻忘了自己從來沒有給孩子展示勇氣的機會。
我們作為家長,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沒有做到言傳身教,卻期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愛學習、活潑開朗的孩子,這對于孩子來說,真的是太難了。
越來越多的父母發現,隨著孩子長大,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甚至會頂嘴:”你都做不到,憑什么讓我做?“孩子這句話才是關鍵,我們作為父母都沒有做到的事情,又有什么資格要求孩子去做呢?
作為一個陪讀媽媽,我也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我也希望孩子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來有一個好的人生。
但是我家孩子在低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并不是很突出的,怎么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提升學習興趣呢?
我也會在平時要求孩子額外的做題,剛開始的時候,孩子也是很不樂意的,畢竟哪個孩子愿意多做題呢?但是我對孩子說,這些題目媽媽都已經做過了,咱們看看誰做得對。幾次之后,再讓孩子做題,孩子就會比較容易接受了,而且也養成了做題的習慣。
我也會給孩子買很多的課外書,目的是希望增加孩子的課外知識,可是有些書孩子并不太喜歡看,怎么辦呢?我也會通過一些方式來激發孩子的興趣。
我曾經給孩子買過一套關于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書,孩子剛剛看的時候很枯燥。后來有一次孩子在聽相聲的時候聽到了很多關于地理的知識,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追著我問這問那,我馬上給他找出了這套書讓他自己去尋找。結果孩子不僅看得津津有味,還和我討論,并且當孩子看完書后,我們兩個相互出題考對方。
所以,孩子有時候并不是不喜歡學習,只是缺少一個機會,只是我們家長沒有給孩子一個動力。
我們如果想要讓孩子好好學習的話,我們父母也要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比如:在孩子做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安靜地坐在孩子身邊看書,即便是自己很不喜歡看書,也要做做樣子,至少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氣氛。
比如:我們可以找到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和孩子進行互動,引導孩子去思考,去尋求答案。而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孩子就需要查找資料,這就激發了孩子閱讀的興趣。
比如:當我們希望孩子看某本書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自己看一本,然后給孩子講一講里面有趣的故事,這樣就激發了孩子自己閱讀額欲望和主動性。也就是說每當我們想要求孩子做某件事的時候,我們自己先做一遍。
比如:我們回到家里,盡量的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游戲,這樣孩子感受不到游戲的誘惑,也會逐漸地戒掉游戲癮。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在孩子小學六年的時光,對于孩子和家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這六年里,孩子的學習習慣會影響孩子以后的成績。作為父母,請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