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學第三學期(北京化工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一、院校簡介

(一)北京化工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二)學校原名北京化工學院,始建于1958年;1994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化工大學;1996年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并入學校。
(三)1、學校共有朝陽區、昌平區和海淀區3個校區,2個基地,總占地面積3000多畝;
2、學校共設有15個學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約15300人,碩士研究生約7000人,博士約1100人;
3、有教職工260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11人,其它國家院士6人;
4、學校現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5、化學、材料科學2個學科位列ESI 排名前1‰,工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2個學科位列ESI 排名前1%。“綠色化學化工及材料”學科群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行列。
2020年學校科技經費到款8. 6億元,獲國內專利授權757項,國外專利11項。
二、重點學科

(一)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序號 一級學科名稱 評選結果
1 化學工程與技術 A
2 材料科學與工程 A-
3 化學 B+
4 控制科學與工程 B+
5 環境科學與工程 B
6 機械工程 B-
7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B-
8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C+
9 安全科學與工程 C+
10 管理科學與工程 C+
11 工商管理 C+
12 物理學 C
13 輕工技術與工程 C
14 軟件工程 C
15 馬克思主義理論 C-
16 數學 C-
17 藥學C-
(二)國家重點學科
1、世界一流建設學科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2、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化學工程與技術
3、國家二級重點學科
(1)化學工程
(2)化學工藝
(3)生物工藝
(4)應用化學
(5)工業催化
(6)材料學
(7)化工過程機械
4、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三)在校生推薦優勢專業
排名 專業 推薦指數(人數)
1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4.7 (423人)
2 化學工程與工藝 4.8 (361人)
3 材料科學與工程 4.7 (294人)
4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4.6 (268人)
5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4.4 (181人)
6 應用化學 4.6 (158人)
7 自動化 4.5 (130人)
8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4.7 (98人)
9 國際經濟與貿易 3.9 (94人)
10 法學 3.7 (93人)
三、計劃錄取

(一)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確定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1%作為預留計劃,用于生源質量調控及解決同分數考生的錄取。
(二)按照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學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20%以內;按照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
(三)按照進檔考生的投檔成績和專業志愿由高分至低分順序錄取并分配專業,不設專業志愿級差。
(四)定向招生。若在學校調檔線上不能完成定向計劃時,可在學校調檔線下20分以內,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根據考生定向志愿,擇優錄取;若仍無法完成,則就地轉為非定向計劃執行。
(五)工商管理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公共管理類、設計學類以及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英語等專業建議英語語種考生報考。
(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相關專業均參加各省第一批次錄取,不低于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不設專業志愿級差,僅錄取填報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志愿的考生。
該專業學生入學后不能轉入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七)工科試驗班(高材精英班)、工科試驗班(生工高精尖班)和理科試驗班(化學優培計劃),只錄取填報該專業志愿的考生;非綜合改革省份原則上考生投檔成績應在本省投檔給我校學生成績的前50。
(八)往屆生與應屆生一視同仁錄取;各專業錄取均無男女比例限制。
(九)新生入學時設有“綠色通道”以保證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順利入學。
四、就業情況

(一)總體情況
2019 屆畢業生共有 5458 人,整體就業率為 97.58%。
本科畢業生 3583 人,就業率為 97.96%;
碩士畢業生 1705 人,博士畢業生 170人,研究生總體就業率為 96.85%。

(二)本科深造
1、國內升學
本科生國內升學1326 名。其中考取本校研究生 756 人,考取外校研究生 570 人。
升學主要學校:

2、保研情況
保研名額約568人,保研率15.9%。

3、境外留學
共有 387 人選擇出國深造。其中通過學校聯合培養項目進行深造的共計 90 人,所占比例 23.26%。
共有 65 名 2019 屆本科畢業生赴世界排名前 50 名的國外高校留學深造,占出國(境)留學總人數的 16.80%。
留學國家以美國、英國為主,地域分布上歐洲國家比例為 42.38%。

本科各學院深造明細如下:

(三)就業工作
本科生直接就業人數 1797 人,其中參軍入伍 6人,志愿服務西部 1 人,自主創業 1 人,其余 1789 人就業于 1327 個單位。
畢業研究生直接就業人數為 1659 人,就業于 926 個單位。
1、就業地點
主要就業省市包括北京市、廣東省、山東省、浙江省、天津市,占比達 62.36%。
整體留京率為 42.36%,較去年有所下降。
京津冀地區就業的共有1707人,占整體就業人數的49.50%。其中,本科生 749 人,占本科生就業人數的 41.85%;研究生 958 人,占研究生就業人數的 57.75%。

2、就業行業
本科生就業行業:

研究生就業行業:

3、就業單位
本科生就業單位:

研究生就業單位:

4、重點單位

(四)薪酬待遇
2019 屆本科畢業生平均落實年薪 9.15 萬元。
研究生平均落實年薪 12.23 萬元。
77.72%的本科畢業生就業與專業相關,89.23%的畢業研究生就業與專業相關。
本科畢業生已就業學生就業滿意度為 96.29%,業研究生已就業學生就業滿意度為 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