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積極性的方法(如何引導孩子的積極性)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生活中,經常聽很多家長苦惱自家的孩子積極性不夠,學習不上進、吃飯三心二用、做事情也毛毛躁躁,如果我們認真觀察的話會發現這些孩子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比較被動,吃飯要人催、學習也要讓監督,好像一旦失去了父母的催促學習和生活就會一團糟。
面對凡事都比較被動的孩子,有人說這類孩子太懶、也有人說孩子不積極沒有上進心,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有屬于他們自己的成長節奏,那些孩子的成長節奏慢不代表他們就比別人差,成長節奏快的孩子也不代表未來一定就是人生贏家。
給大家說個簡單的故事:
一位媽媽正在催女孩去洗澡、洗發,女孩很不情愿,于是媽媽的喋喋不休就來了:
“你一個女孩家家,不講衛生,看以后誰敢要你”
“不洗頭發,看你到學校怎么跟小朋友玩,大家都嫌你臭”
“你今天要是不洗澡、不洗頭發,我都不讓你上床睡覺,臟死了”
“你自己看看你的衣服有多臟,這都是你身上太臟了”
……
各種劈頭蓋臉的一頓數落,讓本身就不愿意洗澡的女孩更加委屈,最后動作也跟著越來越墨跡,在急火攻心下媽媽以三下五除二之速給女孩洗完了澡,期間還摻雜著駭人哭聲和辱罵。
某一天媽媽輔導寫作業的并齊坐、讓女孩看到了媽媽那油油的頭發,女孩弱弱地說一句“媽媽,你頭發好臟呀,還總是說我不洗頭發”,媽媽有些尷尬地說“我那是太忙了,一會就去洗”……
這個故事,突然讓我想起了“丈八的燈臺——照見人家,照不見自家”的喻言!
從人無完人的角度來說,家長總是望子成龍地抱怨兒女不如他人、這對于孩子來說并不公平,教育孩子就像是種子一樣撒落大地成長皆在自己,很多家長都希望幫助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在成長的路上少走彎路,卻不知道所有財富都是靠自己去爭取把握的,包括良好的積極向上精神也是如此。
關于成長里的積極性,與其說孩子沒有上進心、倒不如說孩子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好習慣就像是能力的蓄水池、隨著好習慣的膨脹而膨脹,重要的是好習慣還是一生的修養與財富,它還像是力量的帶動一樣活躍我們每一個細胞,給我們精神與心理上的吶喊。
說起習慣這個能量蓄水池,我個人認為,它跟每個孩子的成長一樣都是獨立的個體,都在等待契合的人一起敲響節奏感,而不同的習慣、也都有不同的影響,比如以下幾種:
1、把握好自身的良好形象
形象,它就像是我們的臉面一樣展現在外給人第一印象的好感與否,但是從綜合方面來說,形象并非是我們的衣著、發型和妝容,它是一個人外表和內在的結合,豐富的良好形象應該在于言行得體、衣著整潔、生活色彩、社交有方等等。
一個成功形象,給人展現的一定是自信的洋溢、生活的多姿,還有那能夠喚醒優良素質的內在輔助,擁有良好形成的孩子,長大后一舉一動、一瞥一笑,都透露著令人輕松的素養氣息。
關于良好的形象養成,建議從以下幾方面開始:
1)社交方面-與人溝通時一定要直視對方,孩子所展現的尊重和自信就是社交能力上的優勢
2)禮貌方面-除了日常基礎的禮貌用語之外,還要引導孩子與人交談時聽人把話說完
3)衣著方面-衣服只是我們形象上的輔助,保持干凈得體即可、無需挖空心思去過度裝扮
4)氣質方面-家長耐心傾聽孩子,讓Ta懂得海納百川,在別人的優點欣賞里接納自己的缺點
2、早睡半小時、早起十分鐘
早睡早起這個習慣,看似生活常事卻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習慣,尤其是自律性不太好的孩子更要堅持做到早睡半小時、早起十分鐘,這是身體健康的籌碼、也是可以讓自己更從容的心態鞏固。
如何讓早睡半小時、早起十分鐘成為孩子的習慣?這就需要全家上陣的總動員了!
睡眠就像是環境一樣迎風而上,它雖然是身體機能所需,但沒有良好的環境、就沒有良好的睡眠,全家總動員地早睡是給孩子樹立的是良好榜樣,也是在明確告訴孩子:天黑了,要休息。
如果家長在嘮叨孩子早睡的時候,自己卻在打游戲、追連續劇,那么在孩子的眼里就是:不公平+憑什么,這也是為什么和孩子說起早睡早起的時候十喊九不應,倘若全家總動員地進入熄燈休息的早睡,那安靜的環境和均勻的呼吸、就像是溫室一樣自然而然就培育出了困意。
3、遇事不慌亂、態度很重要
每個人都會經歷大起大落、也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沙漠里給你半杯水,悲觀人看到的是絕望、樂觀的人看到的是希望,悲觀的態度會衰竭我們的精神、直到枯竭,而樂觀的態度會讓我們看到很多希望、直到撥霧云開。
簡單地說,一個人的態度可以決定我們能夠飛多高,而孩子的遇事態度卻是受家長的影響,我們可以舉個例子:
小紅有個“公主夢”的遺憾,因為小時候沒有裙子可穿、所以長大后的衣著基本都是裙裝,女兒出生后也讓她過足了公主癮,為了讓女兒每天都是美美的公主風格,小紅經常對女兒說:“你穿這個出去大家肯定都會夸你好看”。
隨著被夸的聲音越來越多,小姑娘也特別注重每天穿什么,但臭美的背后卻有著一顆脆弱的心靈,如果哪天沒有被夸漂亮、就會無緣無故地亂發脾氣,而發脾氣的目的就是“我要換漂亮的衣服”。
小紅的育女故事告訴我們,家長再愛孩子也不可能庇佑孩子一輩子,獨立意識培養才是賦予孩子最寶貴的成長力量,而獨立意識的培養著重在于“允許”,允許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包括自己的衣著風格,在實踐的好與壞里逐漸養成遇事不慌的態度,而不是享受著父母安排好的坐享其成。
4、每日一盤點,掌握人生動向
有人說,在日本根本就買不到過期的商品,因為這個國家對商品質量的管控非常看重,一旦出售過期商品被舉報商家就會面臨巨額罰款,被舉報者也會得到不菲的賠償金,所以每家超市在閉店之前都會對在售商品盤點,實際上人生也如商品一樣,只有及時盤點、反思才能把錯誤扼殺在搖籃里。
生活中,很多人在錯誤形成的時候習慣說“有后悔藥就好了”,對于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我從來不會去渴望,因為錯誤本身就是進步的階梯,與其后悔這樣去做形成了錯誤、倒不如也給自己的人生來個“盤點”。
“盤點”的意義在于反思、和彌補,也可以在每日的足跡回味里掌握人生動向,這種每日一盤點可以配合早睡半小時、早起十分鐘一起使用,早睡前的半小時就是和孩子培養情感、盤點的最佳時間。
為了促進孩子的盤點和分享欲,建議家長率先分享自己一整天的過往,盤點今天遇到了什么事情、哪些事情可以放在明天再努力努力,通過總結和計劃來和孩子分享自己的人生動向,相信在輕松又活躍的環境影響下孩子也樂意和父母分享,這是情感上的共鳴、也是親子關系的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