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解決孩子早戀(發現孩子早戀家長怎么辦)
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的普及,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成熟,未成年人“早戀”似乎是很常見的事情,而家長對于孩子早戀的焦慮也不無道理。
孩子叛逆期早戀怎么引導?按孩子的心理成長過程來講,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的,針對孩子叛逆期的不同階段,父母的引導方法是不同的,賴頌強老師在講解孩子叛逆期怎么辦的課程里分析到,父母如何從孩子的心理,認知,情緒,行為,規則等方面綜合去引導。
早戀可怕嗎?
早戀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錯誤處理孩子早戀的問題。
那么,孩子早戀了,家長該如何處理?今天就和家長們一起研討下。

PART01
對于戀情與戀愛:我們的應對焦點在哪里?
戀情:
性成熟之后,
由性吸引而產生的情感體驗。
在心理層面上來說,
其產生不可控,
是身心發展的必然產物,
但也可管理。
VS
戀愛:
雙方以戀人的身份展開交往,
建立一段親密關系,
在行為和關系層面來說,
是可控的,
是否開始一段戀愛,
是可以自主做決定的。
作為父母,應當分清戀情與戀愛的區別,明確應對的焦點,才能對癥下藥,正確引導青春期孩子的戀愛觀。
PART02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青春期戀情?
//
了解孩子
了解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給孩子提供幫助,另一方面呢是起監督管控的作用。
有的時候家長可能因為工作的原因而忽視了孩子,這時如果孩子從某個異性同學那里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慢慢地就會享受那種時刻被關注被牽掛的感覺,漸漸地戀情就會萌發。
作為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多關注孩子,尤其是在學習之外的個人情緒、人際關系方面,讓孩子情緒可以得到釋放,有問題可以和父母順暢的溝通,為孩子建立安全感。
//
做孩子的良師益友,不激化矛盾
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出現的問題,恰好為家長提供了溝通的機會,家長要做孩子的良師益友,贏得孩子的信任,為孩子答疑解惑,加以正確的引導。
那么,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持什么態度與立場呢?
有時候,兩種不同的選擇,結局卻大不相同。
A
決定權在家長,家長替孩子決定,以命令或說服的方式讓孩子接受
B
決定權在孩子,家長當顧問、參謀,表達自己觀點,但尊重孩子決定
二者各有利弊
A
方案如果成功實施,短期風險較小,效益明顯,但長遠看孩子的成長獲益不多
B
方案如果成功實施,短期風險較大,效益不確定,但長遠看孩子的成長獲益良多。
遇到早戀的孩子,家長要伸出熱情的雙手,別把早戀視為洪水猛獸,它是人類情感的自然流露,通過給孩子耐心細致的講人生道理,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
//
做好孩子的性教育,并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作為父母,要正確的看待“性”和“性教育”這件事。孩子了解性知識不是一定就會引導孩子發生跟性相關的行為,反而是當孩子不了解的時候才會誤入歧途。因此,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性觀念,平時除了關注孩子學習外,花一點心思和時間,去關注一下孩子的生理方面。
另外,對于青春期的孩子,要教給孩子自己保護的意識,防止性侵和安全性行為的方法。教給孩子正確戀愛和性知識,并不是鼓勵孩子去戀愛或者發生性行為,而是讓孩子對戀愛和性知識有科學的學習和了解,不至于受迷惑或自己偷偷去探索,釀成大禍。
PART03
學業與成長:青春期戀情是學業殺手嗎?
家長們把青春期戀情看作是導致學業退步的元兇,所以不遺余力要把它扼殺在萌芽狀態。學生中的戀愛個案也似乎處處印證這一點。
其實,二者并不必然矛盾,家長和教師嚴厲的態度是青春期戀情的最大壓力,而造就一個沒有親密關系建設能力的學霸也并非明智。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沒有正確戀愛觀為基礎的青春期戀愛不見得成熟,這時很可能會引發很多如情緒問題,從而影響學習,但是,青春期戀愛不一定是學業的敵人。
讓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們正向地認識自己的情感,引導青少年思考學業和戀愛的關系,讓青少年懂得愛與責任,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學業與情感也能和諧相處。
由此可見,給孩子雙翼以充分的營養,正確對待與處理孩子早戀行為,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