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磨蹭拖拉不講效率怎么辦(如何改變孩子磨蹭,提升專注力)
一個孩子是否有出色的專注力,關系到孩子未來學業和事業的發展,更關系到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不知道有多少家長認識到專注力的重要性?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有一位家長感慨:“我的孩子太能磨蹭了,我整天跟在他身后不停地催促提醒,可是仍然無法讓孩子加快速度。就拿寫作業來說吧,明明半小時就可以搞定,可他卻兩個小時都寫不完,有時把我氣得忍不住就動了手,可是有什么用呢?唉!”
這位家長的牢騷話非常有代表性,從這番話中可以看出,家長不懂家庭教育,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獨立做事、專注做事、完整做事的好習慣,反而用錯誤的做法給孩子養成了壞毛病。真是應了那句話: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家長輕松面對孩子的教育呢?今天我們就圍繞這個主題展開。

一、孩子專注力差形成的主要原因,家長只有清楚了才好著手解決。
1、家長缺乏培養孩子有目標做事的意識,導致孩子做事和學習隨意性很強。
想讓孩子專注做好一件事,必須要先明確做事的目標,因為目標明確了,孩子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但擺在眼前的現實是,有太多的家長完全不知道培養孩子有目標做事的重要性,反而是代替孩子找目標,不停地催促和提醒孩子做這件事,做那件事,原本這些事都是孩子應該做,也是必須要做的。
因為家長不教孩子自己找做事目標,結果就極容易讓孩子從小時養成對大人或看護人被動的依賴,即你告訴我做什么,我才會勉強去做,有時心情不好我就不好好做。當你明白孩子專注力差,做事磨蹭拖拉,態度消極懶散的根本原因時,相信你該反思自己到底錯在哪里了吧?
2、家長不懂保護孩子的專注力,甚至有時無意識干擾和破壞孩子正在保持的專注力。
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從幼兒期便已經開始了,這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內容。但對于許多不愛學習的家長來說,根本不去理會,就好像當了太多年的學生,對學習多討厭一樣。家長有厭學情緒現在越來越普遍,可最終受害的卻是孩子,因為家長不懂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自然不懂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在很多育兒素養比較差的家庭里,經常能看到在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大聲吼叫訓斥的聲音,經常能在飯桌上聽到批評孩子的場景,經常能看到家長批評正在玩手機游戲的畫面,凡此種種,家長完全不清楚,你看似在對孩子盡責,實際上你卻在無意識干擾和破壞孩子正在保持的專注力。
3、家長不知道孩子專注力培養的方法,只靠催促反而會讓孩子養成磨蹭拖拉的壞習慣。
培養孩子專注力需要方法,但光懂方法不行,還要主動營造溫馨的氛圍,就拿良好的親子關系來說,只有孩子信服父母,愿意接受父母的指令安排,才會心甘情愿去開心做事或學習。說到這里,我們就清楚對孩子專注力培養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要構建好親子關系,家長才能著手圍繞孩子的一日生活去培養專注力。
經過我這么一點撥,大部分家長都會馬上明白自己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所在,便會問:“老師,那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有什么簡單易行可操作的好方法嗎?”答案是有,那就讓我們繼續學習吧。
二、培養孩子專注力,從教孩子找目標開始,激勵和引導孩子圍繞目標完整做事。
教孩子找做事目標,最簡潔的方式,就是家長引導孩子圍繞一日生活,從早晨起床開始,到晚上熄燈睡覺,把一件件事列出清單,編上序號,按照時間來排序,你和孩子就會清楚地看到一天之中,到底有多少件事要做。
當然,上面所說的這是有規律性做事,對于非常規的事情,可以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穿插到常規事情序列里著手去做。只要家長養成始終帶著教孩子找目標的敏感意識后,只要孩子接受了目標,激勵和引導便顯得尤其重要,因為你的肯定、鼓勵和贊美會激發孩子做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舉一個例子,吃早餐時,邊吃飯邊交流,媽媽便可以問孩子:“寶貝,吃完飯后,你需要馬上做什么?”
孩子會說:“媽媽,我要去上學啊?”
媽媽說:“寶貝真聰明,你已經知道找目標了,非常了不起,有不少和你一樣大的孩子,每天竟然靠父母提醒才會找到目標。”
孩子被媽媽夸獎之后,顯得非常開心。
媽媽又問:“上學走之前,你要做哪些準備呢?這可都是小目標喲。”
孩子說:“媽媽,我要穿好校服,檢查一下書包看有沒有落下的東西,系好紅領巾,把水杯裝滿水,大致就這些吧。”
媽媽說:“寶貝,你太能干了,真讓媽媽省心,別看你年齡小,卻能夠把這些細節小目標都抓住,很多大人都做不到呢。加油,寶貝,把這些小目標都快速麻利地做好吧。”
從這位媽媽和孩子的對話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發?教孩子找目標就是這么簡單,只要你始終圍繞目標為核心,不管是大目標還是小目標,只要你每天堅持培養,孩子慢慢就養成自主找目標做事的好習慣了。
三、當孩子找到目標后,家長要教會孩子做事的步驟和方法,鼓勵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為了讓孩子提高做事的效率,當孩子養成自主找目標的敏感意識后,家長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抽時間來教孩子做事的步驟和方法,為什么非要這么做呢?因為對于孩子來說,缺少生活經驗,且心思重,經常會邊做事邊玩兒,如果不教孩子做事的步驟和方法,孩子就會想到哪就做到哪,經常會出現半途而廢的現象。
手把手教孩子做事步驟,可以用列清單的方法,就如吃飯這件事來說,清單可以這樣列:
步驟一:媽媽提醒孩子看時間,問孩子接下來要做什么。當孩子一看馬上就要到吃飯時間了,就會回答媽媽,還有X分鐘就吃飯了。
步驟二:媽媽問孩子吃飯前要做什么準備?孩子說要去洗手,媽媽豎起大姆指夸贊孩子。
步驟三:孩子洗完手后來到飯桌旁,媽媽問孩子餐桌規則是什么?孩子便說了出來,媽媽又微笑著夸獎孩子聰明,且是一個愛遵守規則的好孩子。
步驟四:和孩子約定好看誰吃得快小游戲,孩子專注地吃飯,媽媽沒有過多打擾。孩子很快就吃完了,并開心地對媽媽說,我贏了,媽媽堅起大姆指夸贊孩子。
步驟五:媽媽問孩子,早餐吃完了,收拾該怎么做?只見孩子把自己的碗筷送到廚房洗好,然后去做上學前的準備工作,媽媽繼續吃,吃完后把餐桌收拾完畢。
通過上面的5個步驟,家長是否發現這位媽媽教孩子吃早餐的步驟是不是很清晰?并且這里有很多細節都在平時下了功夫,如孩子看腕表識時間,飯前洗手,熟練掌握餐桌規則,洗碗等。如果你也和這位媽媽一樣,把功夫下到了,當孩子真正建立起步驟化做事的好習慣后,你和孩子是不是都非常輕松呢?
四、培養孩子注意力專注品質,家長只需要抓住視覺、聽覺和思維三個方面。
提高孩子專注力品質,這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難題,也是需要長期去攻關的課題,有經驗的家長,會從孩子幼兒期開始著手培養,一直堅持到孩子進入青春期中期,時間段為2—14歲,在長達12年的時間里,家長一直堅持培養孩子注意力專注品質,試想,能做不好嗎?
有家長會問,孩子專注力品質到底包括哪些核心要素呢?通過實踐研究表明,只要你抓住這三項即可,即視覺專注(眼睛專注看目標)、聽覺專注(耳朵專注聽目標聲音)、思維專注(大腦認真思考和反應)。我以前曾經專門寫過相關文章,并且篇幅比較長,家長如果想深入學習,只要網上一搜索就可以找到。
為了便于家長直觀理解專注力品質培養的方法,我可以舉一個生活中的小場景。
媽媽:“兒子,現在到了家庭朗誦的時間,你做好準備了嗎?”
兒子:“媽媽,我做好了,今天我們要朗誦這本書的第12篇文章,我已經把書打開了。”
媽媽:“好樣的兒子,你目標明確有條理性自覺做事越來越棒了,真讓媽媽驕傲!在朗誦之前,請把專注力三要素復述一遍好嗎?”
兒子:“一是眼睛要專注地看所讀的每一句話,二是耳朵要專注聽自己讀出的聲音,三是大腦要快速理解并記憶。”
媽媽:“兒子,你說得非常棒,接下來就要認真去落實嘍,請開始你的表演吧,媽媽已經急不可待地想聽你美妙的聲音了。”
當孩子專注地朗誦時,媽媽靜靜地看著兒子的表演,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真是一幅絕美的畫面。
從這個生活場景里,細心的你是否發現這對母子配合的是那么默契?這默契從哪里來呢?相信愛動腦思考的你已經有了答案,因為這篇文章本身就給了你靈感與啟發,你已經知道默契源于良好的親子互信開始,源于你培養孩子養成目標做事的好習慣,源于你不斷激勵與欣賞孩子,源于你不斷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的自信心,等等。
結束語:真正懂家庭教育的父母,會格外重視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因為他們非常清楚,只有專注力增強了,才能讓孩子自控力不斷提升,隨著孩子自控力發展越來越好,孩子專注力品質會越來越棒。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無一不是專注力非常棒的好孩子,而他們在同齡人中的競爭力,相信不用多說,你就可以想像到他們的未來。如果你也想擁有這樣的孩子,那就下功夫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