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類的專業,作為傳統工科,可以說是工科之本,也是很多的家長考生選擇的方向,尤其是很多喜歡動手玩些小模型的同學來說,一聽到機械這個詞,立馬眼睛都放光了。在機械大類之下,有幾個名稱特別相近的專業,多數人都搞不清楚,他們就是機械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以及機械電子工程,今天,就來跟大家去聊一聊他們究竟有什么區別,以及就業哪個更好一些?最后,給大家一些報考的建議。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其實,從它的名稱也不難看得出來,這個專業包含了三個部分的內容,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機械自動化,也就是說,它是以機械結構的設計,包括加工制造為基礎,融入了自動控制技術,信息技術,包括計算機科學技術的交叉學科。現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航空,造船,采礦,鉆井,小到冰箱,洗衣機,包括手機,包括我們小小的曲別針,其實無處不在。
這個專業的本質,其實就是畫圖,傾向于圖紙的設計,學機械有一些學校也會涉及到單片機,所以,也有很多人轉到了互聯網,但從這個方向來看,由于機械行業是屬于基礎行業,所以,就業的領域有很多,就業的崗位,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大的方向。
第一個方向,機械工程技術人員,可以在工業生產一線,去從事機械的維修、保養、管理等現場技術支持人員,這類工作就需要一定的一些技術含量和一些實踐經驗了。
第二個方向,設計研發人員,主要就是負責參與新產品的設計,包括開發、生產,也可以去從事新產品機械部分的安裝,包括改進,調試,圖紙的繪制等等這些工作,這類工作對畢業生的要求相對比較高了,一般的起點都要一些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或者是碩士的學歷以上。
第三個方向,機械產品的銷售人員,可以去從事相關行業機械類產品的銷售,包括客服類的工作,機械專業的畢業生,具備相關的一些機械專業方面的基礎知識,從事銷售工作,也會更加有優勢。
機械工程
這個專業它實際上是一級學科,外延會更大一些,包含了像機械設計,機械制造等等很多的內容,可以說,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機械工程的一部分,機械工程,就會更寬泛一些,但是兩者之間差別不大。
機械電子工程
這個專業帶電子兩個字,就引起了很多的家長考生的關注,也確實,有很多的同學因為夠不到電子類相關的專業而做保底的選擇,這個專業,它的本質也確實是偏電子,也有利于進入到電子通信領域。從他的專業課程的設置上來看,像機械設計,機械技術基礎,包括單片機,PLC可編程序控制器,液壓與氣壓傳動等等這些都要學,所以后期想往電子通信這個方向去轉,也都是有基礎的。畢業生,往電子包括計算機這個方向轉的也確實有不少,當然,也有非常喜歡機械的,繼續去做機械的一些研發等等工作。不過,這個專業,畢竟是大交叉的專業,所以考生要提前規劃好后期的發展方向,交叉學科的好處,就是選擇面會寬一些,但相應的,也沒有人家專門做機械的,或者是專門做電子的實力這么強,所以,這就需要你提錢去做好規劃。
從就業方向上,可以去從事自動化技術以及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的產品,包括研發調試和維護保養的工作,或者是去從事機電設備以及元件的一些研究,開發維護或者是營銷的工作。
報考建議
總體來說,機械類的這三個專業對女生都不太友好,女性在工作場景當中也確實不太占優勢,除非說特定的原因,比方說家庭背景,或者說你確實非常的喜歡,或者說你想通過這個專業去提升一下整個院校的層級也可以考慮。并且,因為機械整體的這個分數不是的高,從國家的機械行業的大背景下來看,就業不難,就業率也比較高,就是就好業的難度有點大了,如果說跟計算機專業比較,本科或者是研究生畢業前五年是很難拿到高收入的,因為你真的不接觸項目,不到車間,不到工地現場基本沒啥用,也是一個靠經驗積累的專業,當你的經驗,包括技術都累積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待遇也會越來越好。
第一,就是機械專業,它普遍對于數理的基礎和動手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對于機械是非常感興趣的,或者說就喜歡玩機械這個方向,建議優先去考慮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或者是機械工程。
第二,如果說你想報考的這個院校目標專業分數夠不到,也可以去考慮通過機械來幫助去提升院校層級,機械專業去轉向其他的工科,還是有一定基礎的,尤其是像夠到電子類的這個專業就可以自選機械電子工程,相對來說收分兒,就會清理一些后期的轉向,也會比較舒服。
第三,就是報考的時候要注意專業的培養的方向,因為每個學校他會根據自身背景他會有所側重的,比方說有的,就側重于機械設計,包括機械制造,有的就測這種機電一體化,有的就專攻液壓,有的還偏重于農業機械,有的就偏重于紡織機械,有的還側重于印刷。像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它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在本科專業當中,又分為了機械制造,機械設計和數控這三個方向。北京物資學院,它的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這個專業就主要偏向于這個物流設備的工程方向,培養從多方面對物流設備進行規劃設計,包括管理的一些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所以在報考的時候,可以去參考院校背景,專業設置等等一些情況,根據院校的側重來選擇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