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說不想上學(如果孩子說不想上學了該怎么辦)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世界衛生組織一項調查顯示,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全球發生率在12%-28%,并且呈上升趨勢。近年來,國內調查也發現,兒童青少年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約為5%~30%。
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的醫生王曉萌介紹,青少年時期,由于大腦和生理、心理發育不平衡等原因,這個時期的孩子們面對的壓力和成長的煩惱比其它時期更多一些。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如今,青少年承受的壓力和誘惑越來越多,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高,而這些心理疾病的早期表現往往不典型,不少父母覺得這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現,沒有進行及時的干預,最后,孩子們的心理問題往往會因為一件小事一觸即發,甚至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青春期少年常見心理問題主要有,一是自我成長性的困擾,如自我價值感低、孤獨孤單缺少伙伴、容貌發育困擾等;二是情緒類的心理困擾,如存在抑郁、焦慮、嫉妒等情緒壓力;三是學業類的困擾,如上課聽不進去、厭學、逃學等;四是行為習慣上的問題,如網絡成癮、暴躁逆反等。
當孩子出現以下這些情況,家長們就要注意了,也許孩子真的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心理問題,這時候,家長應及時帶孩子積極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1.經常難過、哭泣;
2.對待學習和生活缺乏熱情、精力或動力,易疲倦;
3.做事情猶豫不決,注意力不集中或健忘,成績下降;
4.過度的自卑或內疚;
5.飲食、睡眠很少或過多;
6.不明原因的身體不適(患有抑郁癥的青少年經常抱怨頭痛和胃痛,如果體格檢查沒有顯示出這些癥狀的特殊原因,那么抑郁癥很可能是根本原因);
7.煩躁易怒,對批評反應過度(青少年抑郁,不像大多數抑郁癥患者表現得十分典型,反而常表現為易怒、脾氣暴躁、敵對和沮喪);
8.與朋友不再聯系,與家人關系變得疏遠;
9.悲傷絕望,甚至有自殺自傷的想法或行動。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們,建議家長要多傾聽、多肯定、少比較,盡量表達對他們的愛,讓他們理解你的愛,學會與父母分享,學會遇到問題第一時間尋求父母的幫助,學會樹立正確的觀念,輕松地度過這段人生中必經的成長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