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好的孩子都在補課(小孩補課成績越來越差)
家家有學生,有學生便有補課,正在央視熱播的電視劇《對手》雖然是諜戰劇,也不能“免俗”,第一集就有兩個關于孩子“補課”的鏡頭。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女主角段迎九的兒子阿寶考試考了86分。阿寶爸爸陳華對阿寶的86分很不滿意:“你這道題就是錯在粗心上了,這你會的,上個月我陪你做過的,你忘了?”
阿寶說:“天天都補那么多課,誰還記得呀!”
阿寶爸生氣地說:“我陪你做了三遍,你都不記得!”
阿寶爭辯道:“哪兒有三遍啊?”
在阿寶爸看來,孩子補了課,考試時就不應該再出錯,家長陪著孩子做了三遍,孩子就應該記住了,學會了。
但是,阿寶說得很實在“天天補那么課,誰還記得呀!”不僅不記得你講了多少遍,更不記得你講了什么內容。正所謂,補得越多,孩子考試成績就會越差。
為什么會是這個樣子呢?就孩子的學習內容來說,其實并不多,每學期就一本課本,平均到每一天、每一節課,不過是一兩頁。
數學上不過是一個定義、一個公式;語文上不過是幾個生字、幾個生詞,一段話;英語上不過是幾個單詞,一個句型一兩句話……
學生在課上學習,課下再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鞏固鞏固、強化強化,就完全可以掌握。
可是,我們許多的老師、家長卻是不放心,學生學完后非要弄出若干道題來讓學生做。
就拿數學來說,本來是記住定義,記住公式就行,可是,卻非要變著花樣整出一套甚至幾套試題讓孩子做,一做就到大半夜,結果,題目是刷完了,但卻是人困馬乏腦子混沌一片,把當天學習的內容卻全忘記了。
更有各種補課班里,為了顯示補習老師的水平,為了所謂的“提高”,弄出許多超出學生學習“邊界”、似是而非的題目、技巧來,咋一聽真好,而實際深入下去,學生卻是聽不清楚,搞不明白,摸不著頭腦,更加糊涂……
“天天都補那么多課,誰還記得呀”這就是為什么不少孩子越補越差的真正原因!
而我們家長卻走火入魔,陷入孩子學習成績越差,越花錢讓他們去補的怪圈,而家長們從來不想想,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分數從來不是金錢堆出來的。
對手的女主人翁段迎九,天天忙于工作不回家,都忘了兒子什么時候考試。在接下來的鏡頭中,段迎九看到兒子的卷子(倒著看的),以為考了98分,很高興。
可剛挨完爸爸訓的兒子很沮喪:“哪里是98分,是86分。”
段迎九卻不以為然:“86分怎么了,86分也很好啊!考試和成績不是目的!兒子,記住了啊!”
在這里,平湖一柱以為,段迎九盡管忙于工作而疏于了兒子的教育,但她的教育觀卻無疑是正確的:“考試和成績不是目的”,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測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成績只是從一側面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86分怎么了”,80分就是優秀,更何況已經超出6分了呢?如果考高中,足以考上重點高中,如果考大學,足以考上985、211的學校。
比如高考大省山東,2021年山東大學最低錄取分數是612分,折算成100分制(612/750*100)僅為81.6分,86分進山東大學,綽綽有余啊!家長怎么還不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