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上不起床不去上學怎么辦(小孩早上不愿意上學怎么辦)
山西太原楊媽媽的孩子今年初一,平時孩子起床吃早餐都比較磨蹭,爸爸可能是看不慣孩子這樣很久了,有一次孩子又磨蹭很久上學快遲到了,爸爸忍不住態度比較強硬的教育孩子,孩子可能受不了,從那天后就不再去上學了。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現在孩子晚上正常休息但早上不起來,也不是睡眠不夠,醒了就睜著眼,叫他也不理,要不就是蒙著頭在被子里,全程沉默,拒絕跟家人交流。
前幾天楊媽媽跟孩子聊了下,問孩子請假到現在很長時間了,但是家里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能不能跟媽媽說說,孩子沒有說學不進,但是覺得現在上學進步不大,對語文和數學上課沒有興趣,不想聽。

孩子六年級的時候數學能考滿分,語文也可以考到90多分,楊媽媽覺得孩子是不是學習動力不夠,因為初一升學后就感覺孩子情緒不是很好,孩子沒有太過于交心的朋友。
楊媽媽向學校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因為老師也對孩子比較關注,孩子也比較在意自己的形象,很努力維護班級的榮譽,會主動幫老師做一些事情,班級里的事也會做。
老師說期中考試結束以后,孩子情緒比較低落,上課經常睡覺,比較無力。楊媽媽認為可能是考試成績差,孩子受打擊,但是孩子他自己又表現得不是很在意,期中考試成績出來還說考得可以。老師說其實孩子很在意自己的成績,他可能只是為了掩飾。
試過跟孩子談,問要不要找一個老師聊聊天,如果不想跟媽媽說就跟老師聊聊,但孩子也說不需要。楊媽媽現在找不到孩子不愿意上學的癥狀,不知道什么原因,無從下手,來咨詢我們怎么辦。
其實,到現在為止,楊媽媽都沒有找出孩子具體的問題,以及具體的原因,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第一,關注孩子入學的不適應性。孩子進入初中后,對學習的緊湊度、周圍的環境、教學的方法、師生同學關系、生活節奏等都需要適應,適應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初一甚至整個初中階段的成績,所以初一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盡快適應新的生活。
所以,家長在這個時期要重點看看孩子自身有沒有調節好,是否在學校真正的適應。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少評論,少指責,適當指導,不要因“大道理”過多,讓孩子感到家庭成為學校的延伸。
另外一個是重視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會更在乎自己在同伴中的印象,渴望得到同學的認可。一個好的人際關系能使孩子的學習壓力得到釋放,生活方面也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諧的人際關系也是學習情緒穩定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孩子寄宿的話,與同學的關系更重要,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消除與同學交流的焦慮心理,引導孩子去交朋友。
第二個是家長的溝通方式、情緒控制、認知思維要改變。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家長的情緒要平靜,如果家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是很難跟孩子溝通的。在平靜的情緒下,怎么用nlp、grow等溝通模式引導孩子,這些都是家長需要學習提升的。然后幫孩子建立生活、作息、網絡、學習的規則意識,比如孩子不想去學校就不去,可以從違反校規,以及損害班級的形象方面去引導。同時,孩子不去學校的這段時間,引導好在家學習、作息、運動等的邊界。
第三個是引導孩子制定學習目標,找對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效率。科目增多,孩子學習壓力一下子加大,如果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孩子很難會取得成效。因此,家長對孩子學習方面要跟進一下,幫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成績,找回自信心。
最后是居家布置方面,調整孩子的衣食住行,幫助孩子改善睡眠與專注力。
孩子現在剛上初一,如果下個學期止不住成績下降的話,自信心受打擊,那初二就很難了。因此,建議楊媽媽把握黃金時間,盡快引導孩子重返學校。
關于引導孩子上學這件事上,家長你有不同的觀點,可以關注我們一起討論。